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包括肾盂癌和输尿管癌,占尿路上皮癌的5%~10%,恶性程度高。其中,孤立肾肾盂癌更为罕见,其手术治疗方案尚存争议。近期,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尚攀峰教授团队报告了1例高风险孤立肾肾盂癌患者,经开放性右侧肾部分切除术后,接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维迪西妥单抗的免疫靶向联合治疗6周期,术后实现了长达14个月的无复发生存获益。其完整报告发表于《中华微创外科杂志》[1],为免靶联合疗法在孤立肾肾盂癌治疗领域的应用再添临床证据。
性别:男性
年龄:56岁
既往史:6年前外院泌尿系彩超初次发现左肾缺如,诊断先天性孤立肾,合并右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肾积水,于外院行开放性肾盂成形术。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现病史: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间歇性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伴血凝块,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发热、腰痛,外院泌尿系超声提示右侧肾脏肿瘤,于2023年4月6日来院就诊并收住入院。
查体:右侧腰部12肋下约10 cm斜行手术瘢痕,其余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学检查:泌尿系增强CT发现右肾中上极见48mm×35mm×54mm不规则团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界不清,密度均匀(图1)。肾脏增强MRI发现右肾肿块突向肾盂,致肾盂肾盏梗阻性扩张积水(图2)。
其他辅助检查:尿常规检查显示隐血(+++),红细胞283个/μl。血肌酐97.5 μmol/L (我院正常值57.0~97.0 μmoL/L)。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学资料】
图1 术前泌尿系增强CT [右肾中上极见48 mm×35 mm×54 mm不规则团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界不清,密度均匀]
图2 术前肾脏增强MRI [右肾肿块突向肾盂,致肾盂肾盏梗阻性扩张积水]
疾病诊断:
恶性肿瘤,多考虑肾盂癌,Rubenstein分期Ⅱ期,Baron分型Ⅱ型
先天性孤立肾
开放性肾盂成形术后
手术治疗:行开放性右侧肾部分切除术
考虑患者为先天性孤立肾,术前影像学检查考虑肾恶性肿瘤,但无法鉴别肾盂肿瘤和肾肿瘤,患者及家属有强烈的保留肾脏意愿,在充分告知保留肾脏手术及术后复发转移等风险后,于2023年4月8日在全麻下行开放性右侧肾部分切除术。术中见肾脏上极不规则改变,表面未见明显肿瘤,术中超声在肾中上极可见低回声占位。夹闭肾动静脉,切开肾实质,在肾上盏找到鱼肉样改变组织,考虑肾盂癌可能,完整切除肿瘤及肾盏。手术时间150 min,出血量100 ml,未输血,无并发症发生。
术后病理:肾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高级别,癌组织侵及周围肾实质,神经、脉管未见累及(图3,图4)。
免疫组化:CK20(-),P63(+),CK7(+),UroplakinⅢ(-),p53(突变型),AR(-),PSA(-),GATA3(+),C-erbB-2(1+),Desmin(-),Ki67(65%)。
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确诊为:肾盂尿路上皮癌,肿瘤分期pT3N0M0。
【病理学资料】
图3 肾肿物切除标本 [灰红色组织一块,大小5.0 cm×4.5 cm×2.5 cm,切面见一肿物,鱼肉样,大小4.8 cm×3.0 cm×2.0 cm]
图4 右肾脏肿块病理结果 [镜下见肿瘤细胞排列极向紊乱,大小不一致,核浆比增大、异型深染,核分裂象可见,诊断肾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高级别]
术后辅助治疗: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明显不耐受
术后1个月行顺铂+吉西他滨全身化疗,输注顺铂约10 分钟后发生明显恶心、呕吐反应,给予停药和止吐处理。
更改方案为免疫靶向联合治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维迪西妥单抗辅助治疗显效
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变更为:特瑞普利单抗(240 mg,iv,入院第1日)联合维迪西妥单抗(120 mg,iv,入院第2日)治疗,观察无特殊反应后出院。每月1次,共6次,持续6个月,无严重副反应。
术后每月复查泌尿系彩超、胸片及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术后3、6、12个月复查膀胱镜、胸部CT、泌尿系增强CT(图5),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
【影像学资料】
图5 术后12个月(2024年4月29日)泌尿系增强CT [右肾盂肿瘤术后,肾脏轮廓欠光整并局部稍高密度灶,未见明显强化灶]
术后14个月随访,患者无任何不适主诉,后续将继续随访。
UTUC是一种相对罕见但恶性程度高的恶性肿瘤,由于术前精准把握肿瘤TNM分期存在一定难度,欧洲泌尿外科协会(EAU)将UTUC分为高风险组与低风险组,对于高风险组孤立肾肾盂癌,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膀胱袖状切除术(RNU)或保留肾脏手术各有优劣,前者能降低术后转移几率,而后者可降低术后晚期慢性肾脏病发生率,避免完全依赖透析,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在选择保留肾脏手术时,应综合考虑肿瘤大小、术前肾功能、年龄、有无肾移植史以及患者和家属意愿。目前肾部分切除术多适用于高风险组以及内镜治疗失败的低风险组肾盂癌的保留肾脏手术。本例患者属于高风险UTUC,综合考虑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
目前UTUC术后辅助治疗主要是以铂类为基础的辅助化疗,优选顺铂+吉西他滨方案,对顺铂不耐受或肾功能受损较严重(GFR<50 ml/min)患者可用卡铂替代。然而,20%~25%患者对铂类不耐受,对于铂类不耐受以及铂类化疗失败的患者,替代辅助治疗方案尚不明确,EAU指南提出可选用辅助免疫治疗。
该案例展示了对顺铂不耐受的患者改用“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维迪西妥单抗”免靶联合治疗的优异疗效。患者术后接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维迪西妥单抗辅助治疗6次,术后12个月影像学检查未见复发、转移。术后14个月电话随访,未诉不适,一般状况良好。
总而言之,本病例为高风险孤立肾肾盂癌治疗提供了一条新思路,证明了行保留肾脏手术并采用免疫联合疗法辅助治疗可降低患者复发转移风险,未来值得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研究验证,明确该联合方案是否适用于铂类化疗不耐受且术后病理HER-2表达阳性的高危UTUC患者保留肾脏术后辅助治疗。
康子明, 王城, 张彪, 等. 肾部分切除联合靶向、免疫治疗高风险孤立肾肾盂癌1例[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中英文), 2024,24(10):711-715.


声明
觉得有用,请“分享 点赞 在看”一连三键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