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官网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药谷ME&WE | 民为生物:GLP-1赛道竞争日益白热化,如何“突出重围”?

2024/08/07
256


药谷

ME&WE

导语




技术追“新”,以突破制胜速度;生态追“新”,打造“产业雨林”;理念追“新”,抓创新策源制高点。从“中国新”“全球新”,跨越山海,眺望世界,创新基因在张江蓬勃延续。第四届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即将启幕,一批“新质生产力”正在张江药谷绘就蓝图,向新而行。今天,这家国产多靶点GLP-1赛道的黑马——上海民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为生物”)来讲述他们的故事。

点击上方视频,了解张江基因岛的首位“岛民”↑






今年春节后,张江基因岛迎来了首位“岛民”——民为生物。这家创下创新生物药开发超光速纪录的“黑马”企业勇于挑战司美格鲁肽,其GLP-1/GCG/GIP-Fc融合蛋白加入GLP新药“战场”。


今年3月11日,民为生物启动了GLP-1/GCG/GIP-Fc融合蛋白MWN101对比司美格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II期临床试验。该产品是国产首款GLP-1/GCG/GIP-Fc融合蛋白,也是第3款挑战司美格鲁肽的国产GLP-1药物。


GLP-1赛道百舸争流,这家才“3岁”的年轻企业为何敢于亮剑?如何将GLP-1药物做出差异化优势,它又有哪些“突破口”?





这艘“创新”之舟徜徉多靶点GLP-1“蓝海”

近年来,无论海内外,GLP-1整体市场保持着良好增长的势头,伴随着减肥适应症的扩增以及减肥人群的增加,GLP-1的未来市场可谓是一片光明。


民为生物创立于2021年,回望企业成长的3年时间,创新”是其始终坚守的立身之本。作为一家刚刚成立不久的企业,民为生物“基因”里离不开创始人的“进化”。

民为生物总经理、创始人 韩为跃


在科研领域,在创办民为生物之前,韩为跃曾主持申报并实施多项国家863、1035、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粤港澳关键技术等重点项目,并带领团队成功开发了我国第一个GLP-1 1.1类创新药物——重组Exendin-4(艾塞那肽),并完成III期临床试验。


在激荡的大海上,“企业”这艘航行的船,从何处驶出?又开往何处?自然少不了“团队”这个强有力的舵手。


创新药企是一个能提供各方面信息的环境,这对于人才的专业性要求很高。民为生物总经理、创始人韩为跃坦言:“我觉得团队要有一致的目标、拧成一股绳使劲干的精神,也要充分发挥个人所长,每一个成员都具备独当一面的魄力。



民为生物研发人员正在做实验


据了解,民为生物团队的其他核心成员都拥有20多年的新药研发经验,特别是在GLP-1药物研发上实战经验丰富。“我们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用一个药同时解决多个疾病,为患者带去更多的福音。”


与诸多GLP-1赛道企业路径不同的是,民为生物公司优先以三靶点领域作为主攻方向。



解读“123多”策略

与单靶点、双靶点激动剂的区别是,三靶点激动剂潜在呈现出更强劲、更全面的疗效,胃肠道安全性更优。而前沿管线的布局,是一个合适的观察“窗口”。


目前,GLP-1赛道入局者众多,要想从中突围,还需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如果想赢得更多市场,关键在于精心策划企业战略。


“民为内部制定了‘123多’策略,即1个定位、2个方向、3大平台、多个项目。这也可以用来概括民为生物的核心竞争价值。韩为跃介绍。


👉

“1”是指民为生物从源头出发,以多靶点为主,只做创新药,不做仿制药,不做生物类似药,这是公司的唯一定位

👉

“2”是指民为生物选定两大方向,即以围绕代谢、心血管适应症开发多靶点创新药为“主轴”。

👉

“3”是指民为生物的GPCR激动剂筛选平台LAGMA(以下简称“LAGMA平台”)、RAF™超长效分子开发平台(以下简称“RAF平台”)和dual-siRNA三个筛选平台。


其中,LAGMA平台产出的创新药主要是多肽和融合蛋白类药物,而RAF平台产出的创新药则是抗体类药物,随着抗体融合多肽等技术的发展,几个平台之间可以强强联合。

👉

“多”是指民为生物有多个正式立项并正在开展新药研究的项目目前,公司有7个项目正在开展新药研究。


当前,民为生物管线包括融合蛋白、抗体、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多肽在内的项目,适应症包括糖尿病、肥胖症、其他代谢性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产品管线差异化明显。


民为生物实验室


围绕这些管线,韩为跃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布局:“在代谢领域,目前我们正在研发的项目有3个。第1个项目是MWN101,目前正在开展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或超重的两个II期临床研究;第2个项目是MWN105项目、第3个项目是MWN109项目,都正处于IND申请中。”


同时,民为生物采用更为灵活的研发模式,除多靶点GLP-1之外,在降血脂领域也有所布局,目前在研的项目有两个:一个是siRNA,它的特点就是一针管半年甚至到一年;一个是深度优化的pH依赖性抗体。这两个项目预期将在今年10月份申报IND。


韩为跃补充说:“我们还将进一步把精力投入到心血管的心率示范性领域,公司正在开发的一款First-in-Class药物就是一个‘从0到1’的双靶点项目。”


民为生物实验室


长年累月的产业化经验以及强大的平台能力,让民为生物驶入发展“快车道”;而多元丰富管线矩阵,正在催生民为生物愈来愈强的发展动能,也吸引了资本的青睐。


2023年,民为生物收获数亿元新一轮融资。据透露,在前两轮融资数亿元的基础上,民为生物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第三轮融资……



开启新征程,加速创新研发

2024年初,民为生物搬迁至张江基因岛,踏上新征程在韩为跃看来,从事创新药的研究,对信息、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上下游企业的协助、配合。


张江这片创新热土上汇聚了行业顶尖人才,以及丰富的研发产业链。韩为跃笑言:“同事跟我反映说,上午订出去一批试剂,下午就到了。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极大地提高了新药研发效率。”


“以民为贵,以人为本,为民做药。”本着这样的初心以及愿景,民为生物将继续在GLP-1赛道潜心耕耘。


展望未来,韩为跃充满斗志与期待:“预期到2025年第一季度,101项目的两个适应症都将进入到III期临床研究阶段。另外,公司有望获得至少10张的临床批件,并陆续推动这些产品全面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民为生物,正在勇闯多靶点GLP-1赛道,而公司所在的张江基因岛13号楼将见证那些高光时刻。



往期推荐

药谷ME&WE | 血霁生物:在张江,掀起不依赖献血的“第二次输血革命”

2024-07-31

药谷ME&WE | 迦进生物:在小核酸偶联药物领域发出“中国最强音”

2024-07-24

药谷ME&WE | 科州药物:国产首款MEK抑制剂是如何诞生的?(附视频)

2024-07-15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yl23455永利官网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2025-06-15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页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页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页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