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官网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ORR为37.5%,中位PFS达9.5个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疗法有望成为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潜在治疗新策略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鼻咽癌 PFS
2024/12/18
87


近期,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清清教授研究团队开展的一项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复发/转移性鼻咽癌(R/M NPC)的II期TORAL研究数据重磅更新,并在期刊细胞报告医学Cell Reports Medicine)(IF=11.7)上成功发表[1],为R/M NPC治疗新策略增添了坚实的循证医学证据,再次夯实了特瑞普利单抗在鼻咽癌领域的领先地位。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至少接受一线治疗失败的R/M NPC患者(包括既往接受过免疫治疗的患者),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二线及二线后治疗显示出极具潜力的抗肿瘤活性且安全性良好,客观缓解率(ORR)为37.5%疾病控制率(DCR)达85.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9.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尚未达到。此外,探索性分析发现,血浆循环肿瘤DNActDNA与治疗疗效及生存结局相关ctDNA动态变化可作为预测疾病进展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此前,该研究初步结果入选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点击查看详细内容),引起广泛关注。此次全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为R/M NPC治疗新策略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方向。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宇辰博士、邹琪华博士、赵佰田博士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清清教授、夏奕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图:发表原文&图形摘要(来源:文献官网)


研究背景



鼻咽癌(NPC)作为头颈部肿瘤的一种独特亚型,约20%的患者面临复发或转移,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期低于20个月。以特瑞普利单抗为代表的PD-1抑制剂联合含铂化疗已成为R/M NP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有效延长了患者生存期。一线含铂治疗失败的R/M NPC患者治疗方案仍有限,PD-1抑制剂作为后线治疗的ORR可达20.5%-34.1%,且安全性良好。其中,特瑞普利单抗已在国内及欧、美等多国获批用于R/M NPC的治疗。基于PD-1抑制剂治疗毒性低以及长效性,PD-1抑制剂联合其他治疗药物或可成为新的治疗策略。

多项研究表明血管生成可能为NPC的潜在治疗靶点,安罗替尼作为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近期,抗VEGFR TKIs或抗VEGF抗体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在既往未接受过PD-1抑制剂治疗和接受过PD-1抑制剂治疗的RM-NPC患者中均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ORR分别为55%-65%和33%-34%。然而,对于这一新策略,尚未完全确立可有效预测临床结局和疾病进展风险的生物标志物。


研究设计



TORAL研究(NCT04996758)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II期临床研究,纳入既往至少接受一线含铂治疗失败的R/M NPC患者,接受特瑞普利单抗(240mg, iv, D1, Q3W)联合安罗替尼(12mg, PO, QD, D1-14, Q3W)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最长治疗时间为2年。研究主要终点为研究者根据RECIST v1.1标准评估的ORR,次要终点包括DCR、PFS、OS、缓解持续时间(DOR)、安全性及ctDNA分析。


研究结果



自2021年10月30日至2023年7月5日,研究共入组40例患者,接受至少1周期研究药物治疗的患者构成意向治疗(ITT)人群,其中1例患者因2级疲劳拒绝继续治疗,共计39例患者纳入疗效分析,33例接受至少2个周期治疗并遵守试验方案的患者构成符合方案集(PPS)。

患者中位年龄为46岁,男性占比85.0%。其中,27例(67.5%)患者同时存在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11例(27.5%)患者仅有远处转移,2例(5.0%)患者仅局部复发。18例(45.0%)患者既往至少接受过2线治疗,超半数患者(57.5%)曾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截至2024年3月25日,仍有4例患者继续接受研究治疗中。



临床疗效理想,生存获益显现:ORR为37.5%,DCR为85.0%,中位PFS为9.5个月


ITT人群中,ORR达37.5%(95%CI:22.7-54.2),DCR为85.0%(95%CI:70.2-94.3),PPS人群的ORR和DCR分别为39.4%和84.8%。事后分析提示,相较于既往接受过ICI治疗的患者,既往未接受过ICI治疗的患者ORR更高,分别为31.8% vs. 47.1%;相较于既往接受过2线治疗的患者,仅接受过1线治疗的患者ORR更高,分别为22.2% vs. 52.4%;此外,从基线(C0)到第1周期(C1)血浆EBV-DNA降低≥50%和<50%的患者最佳ORR分别为60.0%和13.3%。

表1. 疗效数据(RECIST v1.1标准)

中位随访时间为17.4个月(范围:1.7-29.8个月),中位PFS9.5个月(95% CI:7.1-11.9个月),1年PFS率为38.0%(图1A)。中位OS尚未达到,1年OS率为73.3%(图1B)。中位DOR为8.4个月(95% CI:2.3-14.6个月)。

图1. PFS(A)和OS(B)的Kaplan-Meier曲线


生物标志物分析:血浆ctDNA或可作为潜在预测生物标志物


研究者在治疗开始前(C0)、第一周期治疗结束(C1)、第二周期治疗结束(C2)及此后每两个周期1次采集患者外周血样本进行ctDNA检测,分析发现:携带TP53突变患者的PFS较差。基线时,具有≥4个复发部位(vs. 0-2个)、有肝转移(vs. 无肝转移)、有骨转移(vs. 无骨转移)以及EBV-DNA≥10000拷贝/mL(vs. <10000)的患者,其bTMB水平较高。此外,C2ctDNA状态与最佳疗效显著相关ctDNA- 患者的ORR显著优于ctDNA+ 患者(ctDNA- vs. ctDNA+:73.3% vs. 18.8%;p=0.004)(图2C)。

生存分析显示,在C0和C1时,均观察到ctDNA- 患者较ctDNA+ 患者的PFS更优。同样,在排除首次基线肿瘤评估时出现疾病进展(PD)的患者后,C2 ctDNA- 患者也表现出较ctDNA+ 患者更好的PFS(HR=0.07;95% CI:0.02-0.26;p<0.001)(图2D)。提示血浆ctDNA与治疗疗效和生存结局相关


图2.C2时根据bTMB评估的最佳缓解(C)和PFS的Kaplan-Meier曲线(D)

通过对ctDNA的动态监测发现,在19例至少达到疾病稳定(SD)状态后转为PD的患者中,15例患者的bTMB显著升高,ctDNA能够更早地识别出肿瘤进展,较影像学进展的中位值提前了2.33个月(图3)。提示ctDNA监测对于R/M NPC患者的疾病进展具有潜在预测价值。

图3. 根据bTMB状态分层的泳道图


安全性可管理:未发生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无死亡病例 


所有患者发生至少1次TRAEs,其中23例(57.5%)患者发生3级TRAEs,最常见的包括手足综合征(n=9,22.5%)、口腔粘膜炎(n=7,17.5%)和高血压(n=3,7.5%),与既往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其他实体瘤的TRAE发生率相似。未观察到4级TRAE,无与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



研究结论



本研究证明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在既往至少一线铂类治疗失败的R/M NPC患者中表现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且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可管理,探索性分析发现血浆ctDNA是一种潜在的预测生物标志物,可用于治疗疗效、预后预测和疾病进展监测。



参考文献:
  1. Zhang Y, Zou Q, Zhao B, et al. Toripalimab plus anlotinib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 multicenter, single-arm phase 2 trial (TORAL)[J]. Cell Rep Med, 2024:101833. 



 关于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作为我国批准上市的首个国产以PD-1为靶点的单抗药物,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支持,并荣膺国家专利领域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

特瑞普利单抗至今已在全球(包括中国、美国、东南亚及欧洲等地)开展了覆盖超过15个适应症的40多项由公司发起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关键注册临床研究在多个瘤种范围内评估特瑞普利单抗的安全性及疗效,包括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乳腺癌、肝癌、肾癌及皮肤癌等。

截至目前,特瑞普利单抗已在中国内地获批10项适应症:用于既往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2018年12月);用于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治疗(2021年2月);用于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2021年4月);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1年11月);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远处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2年5月);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2022年9月);联合化疗围手术期治疗,继之本品单药作为辅助治疗,用于可切除IIIA-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成人患者(2023年12月);联合阿昔替尼用于中高危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4年4月);联合依托泊苷和铂类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2024年6月);联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用于经充分验证的检测评估PD-L1阳性(CPS≥1)的复发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2024年6月)。2020年12月,特瑞普利单抗首次通过国家医保谈判,目前已有10项获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4年)》,是目录中唯一用于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肾癌、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抗PD-1单抗。2024年10月,特瑞普利单抗用于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治疗的适应症在中国香港获批。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特瑞普利单抗目前已在美国、欧盟、印度、英国、约旦等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上市。此外,澳大利亚药品管理局(TGA)和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分别受理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吉西他滨作为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鼻咽癌成人患者的一线治疗,以及作为单药治疗既往含铂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疾病进展的复发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成人患者的上市许可申请。


声明

君实医学发布资料旨在满足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医学信息需求,仅作为医学和科研参考,无意向您做任何产品的推广,不作为临床用药指导。君实生物不建议以任何与您所在国家所批准的处方信息不符的方式使用本品。诊疗信息请咨询专业医生。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发表原文原文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yl23455永利官网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2025-06-15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页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页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页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