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瑛泰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01501.HK)的“冠状动脉棘突球囊扩张导管”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国械注准20243032641)。这是国产第三款冠状动脉棘突球囊扩张导管,在临床上用于血管病变的预处理。
冠脉支架置入前需采用球囊对病变血管充分预扩张,通过球囊对血管壁的机械性挤压,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规则破裂,从而扩大狭窄的管腔。然而,对于一些纤维化或者钙化病变,普通球囊难以达到充分扩张的目的,导致支架无法输送到位、膨胀不全或贴壁不良,增加了支架脱载、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风险,造成患者预后不良。
棘突球囊的表面设计有小尖刺,非常适合硬度不高的钙化病变,它是刻痕而不是切割,从而降低了动脉壁受损的风险,在斑块上划痕,有助于控制扩张。因此,棘突球囊的出现改善了复杂病变预处理的效果,能够提高手术即刻成功率及远期预后。
近年来,棘突球囊的采购需求较高,包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等多家医院均发布冠状动脉棘突球囊采购公告。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复杂冠脉钙化病变人群增加,棘突球囊应用需求随之释放,先获批企业有望优先享受市场红利。

这款棘突球囊扩张导管由带环芯轴、尖端、显影环、棘突丝、球囊、内管、套管、外管、海波管、导管护套、导管座、球囊保护套和导管护套管(导管固定夹、导管盘管、三夹)组成。
在临床上通常定位于血管病变的预处理,具体适用的情况包括:1.支架内再狭窄病变;2.开口病变;3.分叉病变;4.轻中度钙化病变或重度钙化病变经过旋磨等预处理后;5. 纤维性病变等常规球囊处理效果不佳的,经腔内影像确认后,使用常规球囊扩张试过仍然效果不佳的情况。
产品特点
三条棘突丝120度均匀分布:斑块裂缝分布均匀,避免球囊滑脱,获得更优异的扩张效果。

三角形棘突丝设计:有效嵌入斑块,高效压力传递,精准切割。


特质树脂线材料:降低卡阻风险,增强安全性。 锥形渐变头端设计:实现更小的导入外径0.017",更易通过复杂迂曲病变。

三翼折叠:超低Profile,提升球囊通过性。

亲水涂层设计:降低摩擦力,提高导管通过性。

球囊多次打压回裹后的外径数据

尖端圆头,提高球囊的跟踪性同时避免“鱼嘴现象”

球囊通过迂曲血管时的表现

更多选择,更广覆盖:球囊直径覆盖2.0-4.5 mm,长度8-20 mm可选; 成功率高:具有更高的器械成功率(100%)、临床成功率(100%)和更大的即刻管腔获得(0.68 mm)。

棘突球囊(NSE)又称为嵌入式球囊,主要由球囊和附在球囊表面的三条棘突棱组成。棘突球囊表面均匀间隔置有三条棘突棱,球囊充气时棱线绷紧嵌入病变斑块,最大程度避免了球囊滑脱,从而获得更优异的扩张效果;球囊放气后棱线松弛,进而安全撤出冠脉血管,降低了微刀片对正常血管壁划伤的风险。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复杂冠脉钙化病变占比不断提升,球囊扩张装置作为其主要治疗方案之一,应用需求不断释放。棘突球囊是一种新型球囊扩张装置,适用于轻、中度钙化病变以及支架内再狭窄、分叉病变、开口处病变、小血管病变等场景。随着复杂冠脉钙化病变增加、市场需求升级,棘突球囊应用需求将持续释放。
棘突球囊相关企业有戈德曼株式会社、上海微创旋律、赛诺医疗、瑛泰医疗等。2022年,我国棘突球囊市场销量达到20万条以上,棘突球囊在PCI中应用较稳定,随着PCI手术量增长,棘突球囊应用需求将进一步释放,预计2023-2028年,棘突球囊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0%以上。
目前国内已获批上市的棘突球囊很少,包括 4 款国产棘突球囊(3款冠脉、1款外周)和1款进口冠脉棘突球囊。
国内已获批的棘突球囊扩张导管
赛诺医疗自主研发的冠状动脉棘突球囊扩张导管(TRADENT™海神戟™)于2023年9月率先取得国内相关品类首张医疗器械注册证。海神戟™棘突球囊扩张导管采用镍钛合金棘突丝“螺旋式”布局在球囊表面,由于镍钛合金具有形状记忆特点,在撤出冠状动脉血管时更加安全。
产品为半弧锥形TIP头形态,有效降低导入外径,实现0.016 ″最小导入外径;螺旋式布局产生的撕裂效应更分散且更小,可以有效降低限流性夹层的发生概率;镍钛合金材质对硬性钙化斑块有更强的割裂效果,对于正常弹性血管损伤小。
海神戟™冠状动脉棘突球囊扩张导管
2024年11月,上海微创旋律的FireFalcon®冠脉棘突球囊获批上市。该棘突球囊表面的三条棘突棱形成楔形结构,使球囊扩张时在三个方向产生纵向“切割”效应,帮助形成斑块裂缝,达到更好的扩张效果。这一设计不仅能有效减少普通预扩球囊膨胀时的滑脱现象,而且球囊扩张时棘突棱在纵向的应力集中也可减轻环状压力,降低损伤正常血管壁的风险。
FireFalcon®冠脉棘突球囊拥有更小的通过外径,仅0.035”,可以更好地通过血管分叉处和弯曲处,直达病变部位;其拥有27款不同的规格型号,可满足不同尺寸病变的预处理需求。


# 瑛泰医疗
2024年半年报显示,瑛泰医疗收入达到约3.9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39亿元增长了约15.47%,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介入医疗器械和医疗标准件销量的双提升。其中,介入医疗器械产生的收入约为3.45亿元,同比增长19.16%,其中心血管介入是收入主力,达到2.68亿元。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