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不觉中,这个还未盈利的Biotech已经把产品卖到了全球60多个国家了。
Vutrisiran ATTR-CM的sNDA已经提交,公司用了优先审评券,所以顺利的话,最快可以在early 2025获批。也就是说,和BridgeBio的时间差不会特别大。
公司开始拿自己和几家千亿市值Biotech做类比了。我觉得他们和Vertex最像,先是聚焦一个很细分的领域,不断迭代更新。赚够了钱开始拓展疾病领域。不过和Vertex不一样的是,ATTR-CM开局并不完美,市场被辉瑞抢占了先机。而他们优于Vertex的点是siRNA是平台技术,可在短期内拓展到很多疾病。
ATTR-CM经常被误诊为心肌肥厚。我身边都有好几个心肌肥厚的,我得让他们再去查查,至少得查查MRI。
ATTR-CM虽然是罕见病,但全球患者并不少。MayoClinic做过一项研究,用人口筛查的方式,相比医院case by case去检查,可以大幅提高确诊率。换而言之:实际空间可能是之前的3倍左右。
公司反复强调还有80%的患者完全没有确诊,实际上是想说明,虽然辉瑞的药已经是30~40亿的体量了,但我们完全不用去和他抢份额,因为蛋糕还很大,我们瞄准每年新确诊的患者就足够了(但其实这部分也是在和辉瑞、BBIO赛跑)。目前来看每年至少1.8万新确诊患者,而且每年这个数字都在提升。
确诊率又和当地医疗支付能力有关,比如在英国,大家比较用得起MRI,那么确诊率就相对美国更高一些。美国MRI太贵了。
下面这个表说明现在的患者,相比20年前,总体疾病严重程度明显降低。主要因为有各种心衰药(包括SGLT2),以及TAF。所以HELIOS.B这项研究的门槛其实很高,要在这些背景疗法的基础上做出显著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下图就是细节数据公布那天公司股价跌出一个坑的原因:和TAF联用,HR好看,p值不好看。
反正这项研究没有专门为combo的显著性做统计学的设计,所以这个p值可以不算,看看趋势也行。只要解释得通(能忽悠过去),就可以算是一个不太确定的利好,或者中性结果,但不能算是一个有确定性的利空。
因为Alnylam确实是一个好公司,所以这都不重要了,buy the dip!!!总之,现在3家CM的药都没做过头对头,所以现在拼的就是销售实力了。
明年3个ATTR-CM的药同台竞争,如果都是1L,医生如何考量给不同的患者用谁家的药?公司请来的KOL表示:除了患者自己对SC或口服有明确的偏好外,他还会考虑患者是否有PN症状(得用siRNA)。另外,他觉得Tafamidis和Acoramids是一样的药.....
因为Vutri只需每季度打一针,所以依从性非常好,约95%,这是从PN的真实世界数据中获取的信息。以后SC04出来应该只用1~2针一年.
有人统计过辉瑞的TAF真实世界依从性在90%左右,也很高,因为ATTR-CM是致命的疾病。
但这个90%和Alnylam的95%不一定能直接对比,因为我不知道Alnylma的统计方法是否和辉瑞一致。
第三方调研结果显示,HELIOS.B完整数据读出之后,欧美医生更愿意给患者开这个药了。我相信上市之后真的会反馈不错,但我不信这个第三方是完全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dddd。
美国市场怎么打?第一步,先把竞争对手辉瑞的人挖过来~~~
2026年IONIS的ASO也要出CM的数据:他们的临床研究样本量更大,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讲应该会更容易成功。但成功只能说明结果很确切,不等于疗效会特别好!可以是疗效很一般,且很确切。
然而,以我那不太多的经验,通常同一类的药,越往后的数据都会越好,参考减肥药~~~一方面是吸取了前辈们做临床的一些经验,比如临床管理~~,后期数据分析方式也是可以动一些合理合法的手脚的。如果和前辈用同一种统计方式发现是个me worse,很有可能换一种统计方式.....反正让你没办法直观去做对比....
你懂的......(我又发现一种Biotech渣男套路:玩转统计学)。
IONIS预计入组一千多人,也许,或许,maybe,could be从侧面说明他们对treatment effect方面信心不是那么的足....

1)深度拆解Alnylam:盘活管线,再创新高
2)Alnylam回怼BridgeBio
3)Alnylam:高血压数据带不动,投资如何择时?
4)Alnylam的困境:钱少野心大
5)是时候看看Alnylam能不能一雪前耻了
6)Alnylam今年最大看点:突破人体CNS递送
7)全面分析Alnylam RNAi治疗ATTR-CM的临床研究APOLLO.B
8)Alnylam 2021 R&D Part2: 小分子、抗体不能成药的换siRNA上!
9)Alnylam 2021 R&D Day PART1:未来5年公司发展蓝图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买卖任何、基金及其他金融工具的投资决策建议、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订阅者应当对本公众号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公众号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该资料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文中转发、摘编的其他专业人士或机构撰写的研究观点及数据仅代表其本人/该机构的分析判断,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对其中的信息及观点不做任何形式的确认或保证。本公众号不对任何人依据或使用本公众号所载资料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后果承担任何责任。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