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官网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天津工业生物所等在人工辅酶合成应用领域取得进展

      人工辅酶 人工辅酶合成
      2024/09/14
      166

      手性胺类化合物在药物、农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工合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亚胺还原酶(IREDs)作为一种能够催化还原胺化反应生成高立体选择性手性胺的酶,因其绿色环保的优势备受关注。然而,IREDs在催化反应中依赖于还原型辅酶Ⅱ(NADPH)作为电子供体,而NADPH成本高、稳定性差,极大限制了其在工业规模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寻找一种能够替代NADPH的高效、低成本人工辅因子成为了研究的重点。尽管人工辅因子研究在多种氧化还原酶中取得了积极效果,其在IRED催化反应中的应用尚未被充分挖掘。

      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崔成森研究员团队和中国海洋大学的王长云教授团队合作,通过使用人工合成的烟酰胺辅因子替代NADPH,成功实现了IRED催化的高效还原胺化反应。该团队合成了16个不同取代基的小分子人工辅酶,通过分子对接实验深入分析了人工辅因子与IRED酶活性位点的相互作用,揭示了不同取代基在还原胺化反应中的催化机制。本研究为理解小分子人工辅因子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而葡萄糖脱氢酶再生系统则进一步增强了反应的可操作性。下一步团队将着重于对这些人工辅因子进行进一步优化,扩展其在其他酶促反应中的应用潜力,并推动其在工业中的实际应用。

      小分子人工辅因子的设计与合成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天津市合成生物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Organic Letters期刊上,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康伟、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高书山研究员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崔成森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王长云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