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官网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下一代双抗技术,爆了

CD3 乙肝
01/10
143
前言
Preface
 l Jerry.Z  临床阶段的TCE管线已经司空见惯,但如果该TCE技术叠加了新的Buff,让其可以拓展到更广泛的适应症,拥有更好的疗效呢?


昨日晚上,一家过去以专注于乙肝治疗的Biotech——Vir Biotechnology(代码:VIR)股价大涨58.17%,主要是由于两条TCE实体瘤管线临床I期数据的披露,除了CD3的靶点外,两条TCE管线分别靶向Her2和PSMA。


但更加值得关注的,或许是肽遮蔽技术在TCE单抗上的未来,国外的Janux(简称:JANX)和Vir相继取得突破性进展,那么国内外其他公司的情况和进展又是如何?


01

TCE与肽遮蔽技术


TCE双抗此前已经进行了非常多次的分析:一个双抗可以分别把T细胞和肿瘤细胞进行接合,从而促使T细胞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但如果运用到实体瘤上,有一个问题尤其需要考虑:双抗如果把T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进行接合,对正常组织细胞进行杀伤,那该如何是好?


在这个基础上,遮蔽肽技术得以诞生。如图所示,遮蔽肽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TCE双抗在正常体内循环中将双抗的抗体两端用多肽链遮蔽起来,使其无法被体内T细胞以及正常组织细胞上的TAA识别,这样的话就能避免TCE双抗对正常组织细胞造成杀伤,对人体产生副作用。


而遮蔽肽的linker在肿瘤微环境中,将会被肿瘤微环境中特定的酶进行水解,上图中的多肽链被切割掉,抗体的两端都暴露出来,从而只在肿瘤微环境中针对性起作用。


根据对pro-XTEN平台的检索,这里对一篇该平台相关的文献《Precision-activated T-cell engagers targeting HER2 or EGFR and CD3 mitigate on-target, off-tumor toxicity for immunotherapy in solid tumors》进行拆解。


XTEN即为用到的遮蔽性多肽,没有经过多肽遮蔽的TCE这里称之为uTCE。如图

所示,与未被遮蔽的HER2-uTCE相比,XTEN多肽遮蔽的存在使TCE对HER2的目标亲和力降低了10倍,对CD3的目标亲和力降低了约6倍。


图片来源:《Precision-activated T-cell engagers targeting HER2 or EGFR and CD3 mitigate on-target, off-tumor toxicity for immunotherapy in solid tumors》

遮蔽的保护作用意味着剂量可以爬得更高。如下图所示,对于未遮蔽的uTCE而言,MTD为0.033mg/kg per day,而遮蔽后达到了1mg/kg。


临床前的体外试验以及动物试验都说明,也许该种对TCE的改造策略会使得其在实体瘤内产生奇效,大大催化TCE在实体瘤领域的适应症拓展。


02

适应症以及疗效


其中一条管线是靶向her2的VIR-5818。如图所示,分为单药使用以及与K药联用两种方式,单药使用从1μg/kg开始爬坡,最后爬到了1mg/kg。


患者基线如图所示,I期是篮子实验,乳腺癌患者占比16.5%,结直肠癌占比24.1%,胃癌及胃食管交界癌占比16.5%,拓展适应症的方向为乳腺癌和消化道癌症。当然,主要还是看her2的表达程度:her2达到IHC3+程度的患者占比41.8%。


患者此前治疗线数上,本次临床I期患者的治疗线数非常之末,62%患者此前接受过三线及以上治疗,25%患者接受过5线及以上治疗。


最终疗效方面,总体来说,接受VIR-5818剂量≥400 µg/kg的参与者中,50% (10/20) 的参与者在多种 HER2 阳性肿瘤类型中经历了剂量依赖性肿瘤缩小。


重点提到了在结直肠癌中的疗效,确认的PR达到了33%,在大于400μg/kg的亚组中,DCR达到了83%。


安全性方面,大于等于三级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5%,CRS发生率极低,三级以上的CRS发生率为0,一级和二级的CRS分别为20.3%和10.1%。

总体来说,该管线由它的开创新意义,目前,竞争对手JANX在her2方面还没有进行相关的布局。但PSMA,就是拥有遮蔽技术的TCE在实体瘤领域的必争靶点了。


给药剂量爬坡如图所示,QW方面从30μg/kg开始爬坡,有18名患者爬到了1mg/kg。Q3W给药周期亚组还在持续爬坡,目前已经到了2mg/kg。


患者基线上,此前接受的中位治疗线数为4(3-6),入组患者全部发生了骨转移。


疗效方面主要比较的是PSA较基线变化的水平。PSA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其含量高低可以间接代表该药物的疗效。如图所示,PSA降低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比率为58%,有一名患者降低了90%以上,此外,可以看到疗效的最佳剂量为200-400μg/kg之间。


安全性方面,三级以上TRAE发生率为10%左右,CRS三级及以上没有发生,一级发生率为16.7%,二级发生率为11.1%。没有报道DLT的发生。


安全性方面得到了非常不错的验证。


此外,公司主动将自身的疗效与JANX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到在CRS发生率方面达到了非常好的控制,这也是TCE单抗遮蔽肽技术开发的初衷。在疗效方面,最初的剂量爬坡方面,PSA降低50%和90%的比率相差不大,在之后更高剂量扩展方面有待继续观察,如今的安全性来看,爬到更高剂量是完全可行的。


03

肽遮蔽选手概览


目前遮蔽肽技术较为知名的两家biotech最近亮相了自身的临床数据,JANX在前段时间亮相临床数据也迎来了股价的暴涨,JANX进入临床阶段的两条管线为JANX-007和JANX-008,针对靶点分别为PSMA和EGFR,EGFR这个靶点VIR也在开发,不过相关TCE还处于临床前阶段。


不过客观来说,目前虽然PSA可以作为mCRPC适应症一个不错的指标,但最后的黄金指标仍然是患者的ORRDCR。这方面JANX已经公布了JANX-007的数据。

肽遮蔽技术目前在美股biotech领域非常火热,除了JANX和VIR之外,CytomX(CTMX)也在这个领域有所深耕,其TCE靶向EGFR的管线目前公布了临床Ia期数据,该管线与安进进行合作开发。疗效方面在胰腺癌方面有意想不到的惊喜,PR达到了33.3%。


但今年年初该公司却宣布了大裁员来精兵简政的消息。市值方面也不温不火。

把目光转向国内,值得关注的是奥赛康和友芝友两家的遮蔽肽技术。


奥赛康拥有SmartKine®前药技术平台,其孵化的首条管线为ASKG315,靶向IL-15,通过前药的设计技术,使本该半衰期短的细胞因子其半衰期大大延长(avoid cytokine sink),并使得安全性得到了非常不错的改善。IL-15的激活路径如图所示,可以对免疫细胞进行激活,设计方面如图所示,也是在肿瘤微环境中将linker切割,使得IL-15部分发挥免疫激活作用。


(图片来源:SITC2022)

(图片来源:华福研究所)

该设计的巧思在于将IL-15这个效果不错的免疫激活因子通过遮蔽的形式使得其能够在人体循环中存活时间大大延长,得以对肿瘤进行免疫增强效应。

ASKG915是PD-1/IL-15双靶点融合蛋白,在ASKG315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加了PD-1,对免疫细胞激活作用得到了质的加强。


目前两条管线均处于I期临床阶段,静待花开。


友芝友生物方面,主要关注其靶向EpCAM的ADC管线——CX-2051,EpCAM是一个在毒性上不容忽视的靶点(正常细胞中的表达),因此需要前药遮蔽技术的设计。


根据其自身披露的PPT,同样该遮蔽肽的linker在肿瘤微环境中被相关酶类切割,由ELISA检测遮蔽肽遮蔽效率在100倍以上。


CYTOMX官网PPT

结语:遮蔽肽的存在是为了弥补药物在众多问题上的不足,例如TCE单抗的安全性,例如细胞因子的半衰期短。该技术的存在,让许多原本不容易成药的大分子,在成药上成为了可能。国内的TCE双抗是否会在遮蔽肽技术上带来新的惊喜,也值得期待。



往期精选▼


1、【收藏】一图了解新药研发到上市流程
2、IND注册流程及资料要求(附详细流程图)
3、ICH全系列指导原则汇编(收藏学习)
4、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药学相似性研究
5、浅谈创新药各阶段的CMC研究重点
6、生物制药CMC系统学习15本经典书籍推荐(免费下载)
7、【干货分享】包材相容性研究简介
8、HPV疫苗行业研究报告
9AAV基因疗法开发的进展及质量控制
10抗体偶联药物(ADC)全球格局
11、质谱仪的原理及其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12、细胞与基因治疗法规等资料整理(可下载)
13、抗体药物质量研究的共性问题
14、抗体偶联药物(ADC)的生物分析策略
15、病毒清除验证指导原则及国内外申报差异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生物药知识云享】

“生物药知识云享”围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链,专注于生物制药行业资讯整理,分享行业动态,前沿技术,政策法规等,旨在给大家提供资料参考,欢迎大家扫码关注,也欢迎广大生物医药同仁提供建议,谢谢



点“在看”,一起看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yl23455永利官网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
    • 2025年5月yl23455永利官网健康投融资&交易月报
      2025-05-31
      20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