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追“新”,以突破制胜速度;生态追“新”,打造“产业雨林”;理念追“新”,抓创新策源制高点。从“中国新”到“全球新”,跨越山海,眺望世界,创新基因在张江蓬勃延续。第四届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即将启幕,一批“新质生产力”正在张江药谷绘就蓝图,向新而行。今天,国内首家血小板体外再生产业化公司——血霁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血霁生物”)来讲述他们的故事。

前不久,血霁生物上海临床研究中心在张江基因岛正式开工,开启在张江的新征程。2023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上,第二届张江生命健康产业年度新锐人物榜单重磅发布,血霁生物创始人朱芳芳博士凭借在血小板领域的创新成果和优秀的企业管理才能入选榜单。
转眼间一年已过,朱芳芳带领下的血霁生物又取得了哪些新成就?创立至今,血霁生物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展现出“黑马”般迅猛发展态势?
“硬核”创业,海归团队“跑”进新赛道
血小板领域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学术界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相对较少,因此能够将血小板研究成果转化为产业应用的专业人才相对稀缺。在中国,血小板的临床需求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需求庞大,而献血率却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除此之外,输血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尤其是在血小板存储期限仅有3至5天的情况下,很难确保在此短时间内完成所有必要的细菌和病毒检测。因此,在血小板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寻找解决方案。
在此背景下,体外大规模培养再生血小板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血霁生物团队不断通过干细胞定向体外诱导获得血小板,以解决临床输血中血小板的刚需问题。值得关注的是,血霁生物是国内第一家、全球范围第三家开展此项研究的企业。
朱芳芳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至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师从国内知名的干细胞研究专家邓宏魁教授,专注于细胞生物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博士毕业后,她顺利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干细胞之父”、斯坦福大学干细胞所所长Irving Weissman,进一步拓宽学术视野和研究深度。这段宝贵的经历不仅为她日后的科研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她后来创立血霁生物并取得一系列成就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作为一名“80后”科学家,朱芳芳认为,科研人员不应该只做研发,还应致力于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
2021年,朱芳芳在海外完成学业后,计划回国创业。她清晰的行业视野和精准的学术判断,迅速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师弟师妹,共同组成了一个专业高效的团队。“从开始聊起创业到背包回国,我们只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团队成员都坚定地认可血小板再生方向。”同年6月,靠着一支拥有“硬科技”的创始团队,血霁生物“跑”进了生物医药及大健康赛道。
聚焦血小板体外再生的核心技术,稳步发展
凭借团队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血霁生物迅速成为极具潜力和吸引力的行业新秀。截至目前,血霁生物已成功完成四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元禾控股、招银国际、北极光创投、鼎晖投资等。
在朱芳芳看来,血霁生物之所以能够赢得众多投资者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公司成功回应了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刚需在哪里?血小板的缺乏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严峻问题,血小板体外再生的产业化能够有效解决这一痛点。朱芳芳表示:“我们有信心,通过解决这一全球性的医疗需求,血霁生物能够迅速成长为一家独角兽企业。”
市场在哪里?各地政府都在积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尤其是细胞治疗领域,提供了大量的政策和资源支持。朱芳芳认为,血霁生物在这样的良好产业环境中,能够抓住机遇,实现快速发展。
技术在哪里?在朱芳芳看来,技术能力始终是血霁生物最核心、最有价值的部分。公司不仅在干细胞体外再生血小板领域拥有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还建立了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确保了技术的独特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依托企业特有的iPSC建系技术和基因打靶技术,我们正在迅速建立使用血小板细胞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平台。除此之外,血霁生物还做好了对干细胞定向分化成血液系统和免疫系统各类细胞的技术和专利布局,为未来丰富产品管线奠定了重要基础。”
拓荒的过程也意味着需要面对诸多的未知。“除了要核对法律法规中的要求,还要去解决一些现实的困难,例如设备支撑体系的空白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朱芳芳回忆说,由于缺乏可参考的体系,血霁生物不得不选择自己打磨出一整套生产工艺。在过去一年中,血霁生物充分利用其在血小板领域的深厚积累,正着力推动相关产品的获批上市。


为了更为安全、快速、成本可控地获得大量成熟的血小板,血霁生物最快的管线已推进到临床前研究阶段。该体系以造血干细胞作为起始材料,具有分化距离短、GMP停留时间短、血小板成熟完全、功能正常等优点,未出现超大血小板现象或者血小板寿命降低等问题。此外,该体系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更为简化,成本显著降低,有希望真正实现大规模、低价供应的最终目标。
一路走来,血霁生物在血小板领域始终稳扎稳打,以“为中国带来第二次输血革命”为使命,以血小板体外再生的核心技术为聚焦点,延展到血液输送、药物递送、医美衰老等领域,致力于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双重价值。
着眼张江,与生态伙伴共谋产业未来
“在国外时,我就听说浦东有一块细胞基因治疗的高地。许多生物医药领域的华人从业者都知道张江。能够回到国内,并把企业落到张江,对我来说是非常荣幸的一件事。”临床研究中心的顺利开工,让朱芳芳的愿望照进现实。
事实上,早在2020年年底,朱芳芳就曾到张江细胞与基因产业园进行实地了解,眼前所见园区的欣欣向荣之势让朱芳芳深受震撼。
“产业上下游的企业几乎都能在园区里找到,人气非常旺!我当时还询问了园区相关负责人是否可入驻,被告知空间暂时已满。”尽管如此,朱芳芳并未就此放弃。随后,升级后的张江细胞与基因产业园打造的全新地标——张江基因岛成了她的心仪之选。
“作为一个新开放的园区,张江基因岛建设规划的理念和相关配置支撑都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我们作为一个细胞治疗初创企业在发展阶段的各项需求。如果能够借此形成产业上下游的联动,与附近的临床资源进行对接,与诸多高层次人才展开交互,这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都将大有裨益。”
“立足张江,围绕‘凝爱止血、霁朗安康’的愿景,我们期待着能在张江这一医药创新‘试验场’与更多生态伙伴同台共舞,造福更多患者。”朱芳芳总结道。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