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官网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通用型CAR-T疗法降低HvGR的策略分析

肿瘤 CAR-T
04/22
51

近年来,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治疗中展现出革命性的疗效,但其高昂的成本和个体化制备的局限性阻碍了其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通用型CAR-T(异体CAR-T)凭借“批量生产、成本低廉、即用即取”的潜力,成为全球生物医药企业竞相布局的焦点。然而,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始终是通用型CAR-T面临的一个待解决的核心挑战。本文将从行业布局和技术突破两个维度,解析通用型CAR-T的现状、常用的HVGR解决策略、与未来展望。

01


通用型CAR-T的全球布局:覆盖血液瘤、实体瘤及自身免疫疾病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20家企业投身通用型CAR-T的研发,主要聚焦于血液肿瘤领域,并逐步向实体瘤及自身免疫病拓展。部分代表性企业如下:

Caribou Biosciences:通过敲除TCR、B2M、PD-1等基因,结合HLA-E融合蛋白设计,减少T细胞与NK细胞的排斥。其管线CB-010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实现94%的客观缓解率(ORR),但部分患者6个月内复发,提示产品持久性仍需进一步优化。

Allogene Therapeutics:采用CD52敲除策略,结合预处理方案清除宿主免疫细胞。其产品ALLO-715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疗效与自体CAR-T相当,但扩增能力较弱。

科济药业:凭借独创的THANK-uCAR®技术平台,通过敲除B2M、TCR,并表达NKG2A CAR,主动清除攻击CAR-T的活化NK细胞。其管线CT0590在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中,2例患者实现严格完全缓解(sCR),缓解持续时间分别达23个月和20个月,CAR拷贝数峰值超过28万/μg DNA,达到自体BCMA-CAR-T疗法的疗效。

邦耀生物:邦耀生物的UCAR-T疗法(TyU19/BRL-303)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中展现了突破性临床效果,通过敲除TCR、HLA分子、PD-1等5个基因,成功治疗3例难治性自身免疫病患者(包括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炎和系统性硬化症),治疗后患者自身抗体消失、纤维化逆转,且未出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或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这是国际上首次使用异体通用型CAR-T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该研究的成果发表于《Cell》,并入选《Nature》年度十大人物和《科学》十大突破,标志着中国在通用型UCAR-T自免治疗领域达到全球领先地位。

Poseida Therapeutics:利用干细胞记忆T细胞和Cas-CLOVER基因编辑技术,其BCMA靶向产品P-BCMA-ALLO1在骨髓瘤中ORR达91%,但缓解持续时间仍短于自体CAR-T疗法。

博生吉:博生吉通过多年潜心研发,成功构建了基于Vδ1细胞的通用型细胞治疗技术平台。该平台的核心优势在于Vδ1 T细胞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其不仅具有天然避免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特性,临床前研究更证实其引发的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风险显著低于传统疗法,这为开发同种异体现货型细胞治疗产品奠定了重要基础。目前针对基于Vδ1T细胞的靶向CD19的现货通用型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注射液(研发代号:UTAA09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已于2025年1月23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用于治疗成人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同时靶向实体肿瘤的B7-H3-CAR-Vδ1T细胞在多种临床前动物模型中均展现出显著的有效性,该结果于2024年10月份发表在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此外,国内企业如瑞顺生物、北恒生物、清辉联诺等也在积极布局通用型CAR-T产品,适应症覆盖血液瘤、实体瘤及自免疾病,技术路径日趋多元化。

02


通用型CAR-T面临的HvGR挑战与应对策略:从基因编辑到主动防御

HvGR的核心矛盾在于:异体CAR-T细胞会被宿主的T细胞和NK细胞识别并攻击,导致扩增受限和疗效短暂。当前主流策略包括:

1、通过基因编辑策略消除免疫原性

敲除TCR和HLA-I类分子(如B2M):这是最常见的基因敲除策略,用于避免宿主T细胞的识别。但B2M敲除会激活NK细胞的“缺失自我”反应,需额外应对NK介导的杀伤。

引入免疫调节分子:如Caribou Biosciences将B2M与HLA-E融合,抑制NK细胞活性。

2、主动防御NK细胞攻击

THANK-uCAR®技术:在CAR-T表面装载靶向NKG2A的CAR,识别并杀伤激活的NK细胞,同时敲除NKG2A以增强CAR-T抗肿瘤活性。临床数据显示,该技术显著延长了疾病缓解时间,并促进了CAR-T的高效扩增。

升级版THANK-uPlus平台:针对NKG2A表达差异的患者,通过进一步增强CAR-T扩增能力,进一步优化疗效。

3、强化清淋预处理与联合疗法

部分企业采用高剂量环磷酰胺+氟达拉滨方案,暂时抑制宿主免疫系统,为CAR-T扩增争取时间;

敲除CD52分子:CD52分子是单克隆抗体药物Alemtuzumab(如Campath-1H)的作用靶点,该药物常用于淋巴清除预处理以清除患者自身T细胞。敲除CD52后,CAR-T细胞对Alemtuzumab产生耐药性,在清淋治疗中存活率显著提高,从而在体内长期存活,减少因细胞数量不足导致的被排异的风险。


03


未来展望:以技术突破实现普惠医疗

尽管通用型CAR-T仍面临疗效持久性弱、适应症扩展等问题,但其商业化潜力巨大:

成本大幅降低:通用型CAR-T的生产成本可降至自体疗法的5%以下,单次制备可治疗百名患者,极大提升可及性。

实体瘤治疗突破:现已有针对实体瘤的自体CAR-T获得了突破性疗法认定,多家公司的通用型管线亦向实体瘤延伸,期待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自身免疫疾病拓展:目前通用型CAR-T疗法已经拓展到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在临床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也为自身免疫疾病提供了革命性治疗手段,更推动了细胞治疗从个体化向通用化、从血液肿瘤向慢性免疫疾病的范式转变,为全球数亿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技术迭代加速:CRISPR基因编辑、新型递送系统、双靶点设计等创新,将推动通用型CAR-T的疗效与安全性再上新台阶。

04


 结  语

通用型CAR-T产品的研发是一场科学与临床的双向奔赴。随着HvGR策略的不断优化升级,以及全球企业的协同创新,这一领域正从“概念验证”迈向“临床普惠”。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突破性数据与商业化落地,让“天价抗癌药”成为历史,真正实现“一针治愈”的医学愿景。


关注博生吉细胞研究,获取免疫细胞治疗最新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yl23455永利官网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2025-06-15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页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页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页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