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发布,指南中明确提出,对于符合条件的房颤患者,推荐决奈达隆与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联合应用,以协同控制房颤节律并预防卒中风险。这一更新标志着决奈达隆在房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石药集团达新宁于2019年10月中国独家首仿上市,其作为胺碘酮的脱碘衍生物,凭借其独特的药理学特性和临床研究证据,在房颤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临床优势。
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ATHENA研究(纳入4,628例患者),结果表明决奈达隆可使房颤患者心血管事件住院或全因死亡复合终点风险降低24.2%,是目前唯一被证实能改善预后的节律控制药物。
维持窦性心律效果显著:EURIDIS-ADONIS联合分析显示,决奈达隆可延长首次房颤复发时间2.2倍,降低1年复发风险降低25%
结构改良减少心外毒性:决奈达隆在胺碘酮基础上去除碘原子,不增加甲状腺毒性;增加甲磺酰胺基,降低亲酯性,降低组织蓄积,从而降低了肺毒性,眼毒性和神经病变,长期使用安全性更佳。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胺碘酮相比,决奈达隆的心脏外不良反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肺纤维化)发生率显著降低,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
《2024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推荐决奈达隆用于需要长期节律控制的房颤患者,包括HFmrEF、HFpEF、缺血性心脏病或瓣膜病的患者,以预防房颤的复发和进展(Ⅰ,A)。
《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2025》:推荐决奈达隆长期节律控制以改善房颤症状,包括无或仅有轻微心脏结构改变(Ⅰ,A),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异常左室肥厚的患者(Ⅰ,A)。
决奈达隆作为新型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由于其良好的疗效和更优安全性受到临床的高度认可,但由于与NOAC联用循证证据不充足,使得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新版指南的更新,明确推荐决奈达隆可以与NOAC联合应用,该推荐将直接推动决奈达隆在临床的规范使用,为决奈达隆开辟更广阔市场空间。此次指南更新有望加速决奈达隆在国内的临床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
注释:
1.Stefan H Hohnloser, Hary J G M Crijns, Manin van Eickels,et. Effect of Dronedarone on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Atnal Fibnation. N Engly Med, 2009, 36017):68-678
【声明】
2、本资料仅供医药专业人士参考,非产品推荐依据,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