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与制药行业ESG信息披露更趋完整,独立报告占比突破90%,本土ESG标准引用率快速上升。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断加深,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已成为衡量企业长期价值的关键维度。作为关系人类健康的核心行业,生物科技与制药企业的ESG表现不仅关乎自身竞争力,更深刻影响社会的可持续进程。
当前,伴随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与中国证监会统一披露标准的落地、欧盟产品环境足迹与国内碳足迹管理要求的强化,以及减抗、药物可及性、生物多样性等议题的快速升温,行业正加速从经济效益导向迈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深层转型。
在此背景下,ESG信息披露已成为生物科技与制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市场公信力的重要手段。为全面了解行业ESG实践水平,商道咨询联合E药经理人对中国A股及H股上市生物科技与制药企业2024年年度ESG报告开展系统分析,并据此编制形成《生物科技业ESG绩效评价及管理提升手册(2024)》与《制药业ESG绩效评价及管理提升手册(2024)》。
手册结合分析成果,从行业现状洞察、标杆案例及披露优化建议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助力企业提升ESG报告质量与管理能力。
ESG信息披露透明度评价:手册从完整性、重要性、平衡性、可比性、可靠性、董事会管理、目标设定与绩效管理等八大维度设定10项评分指标,系统评估企业ESG披露的规范性与充分性,并结合优秀案例,为提升报告质量与披露水平提供实践参考。
ESG绩效表现评价及行业优秀案例:围绕行业重要性议题,手册量化分析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层面的绩效表现,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案例,深入解析其披露亮点与管理实践,并依据主流标准提出改进建议,助力企业识别短板、对标提升、优化管理。
01ESG信息披露透明度评价
1.1 ESG报告披露率与完整性持续提升
在ESG报告发布数量上,制药行业在经历持续增长后趋于平稳,而生物科技行业则保持逐年提升的态势。
各细分上市市场的发布率总体维持高位,其中生物科技行业A股上市公司的发布率呈现增长趋势,制药行业A股上市公司则在小范围内波动。且生物科技业A股上市公司的发布率始终高于制药业。
值得注意的是,两个行业的H股及A+H股上市公司始终保持着100%的报告发布率。这一态势表明,医药保健行业的ESG发展呈现结构化特征:一方面,更具创新属性的生物科技企业展现出更强的ESG披露意愿;另一方面,受港股市场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驱动,H股及A+H股上市企业在信息披露完整性方面持续领先。
图1 2022-2024年生物科技与制药行业报告
样本企业发布数量
图2 2022-2024年生物科技与制药行业报告
样本企业发布率
1.2 ESG报告整体独立披露率超90%
在报告的发布形式上,独立刊发ESG报告的比例稳步提升,其中,制药行业上市公司采用年报合并刊发的形式显著减少,2024年度已下降至0;生物科技行业上市公司采用年报合并刊发的占比较低,基本维持在10%以下。
这一现象表明,生物科技与制药行业企业在ESG信息披露方面正逐步向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不再仅仅将ESG信息作为年报的附属部分,而是通过独立的报告形式,更加系统、全面地展示企业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实践与成果。
图3 2022-2024年生物科技与制药行业报告
样本企业发布形式
1.3 本土化ESG报告编制标准引用率快速提升
近年来,沪深北交易所持续加强对ESG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统一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指引》等政策文件,推动ESG信息披露从自愿性向规范化、体系化方向转变。该指引不仅明确了报告编制的基本原则、披露内容和关键指标,还进一步提升了信息披露的一致性、可比性与透明度,标志着A股市场ESG披露体系的本土化建设进入加速阶段。
在此推动下,2024年生物科技与制药企业在报告中对该指引的引用率显著提升。这一趋势不仅体现了本土ESG标准在政策驱动下的快速落地,也反映出企业正积极响应监管导向,不断优化报告结构与披露质量,以更好地适应国内资本市场日益严格的合规要求和投资者对可持续发展信息的关注。
在港股市场,新旧标准的更替成为披露实践的重要变化。尽管新版《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守则》尚未在2024年度报告周期内正式生效,但接近半数的港股生物科技与制药上市公司率先对照新规进行编制,体现出企业对监管趋势的高度敏感性与前瞻性应对能力。这一趋势反映出港交所上市公司正在主动适应政策变化,持续提升信息披露的规范性与合规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监管要求和投资者对可持续发展信息透明度的期待。
与此同时,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标准在两大行业中的引用率依然稳居首位,并持续增长。作为全球广泛认可的ESG报告框架,GRI标准为企业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披露指引,帮助其从多维度识别和管理ESG风险与机遇,增强国际市场透明度与竞争力,进一步推动行业与国际标准接轨。
图4 2022-2024年生物科技业及制药业报告
样本企业编制依据
02ESG绩效表现评价
2.1 生物科技业ESG绩效表现
生物科技行业呈现“创新驱动强劲、末端治理领先但碳减排承压”的ESG发展特征。
在环境维度,生物科技行业呈现差异化表现:碳排放方面,单位营收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往年有所增加,显示整体减排效率有所下降,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尚未脱钩;排放物管理方面,单位营收有害废弃物排放、一般废弃物排放及COD排放三项指标均实现下降,表明行业在环保末端治理具备显著优势,或得益于生产工艺特性、监管标准与技术投入。
在社会维度,研发创新保持亮点,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持续提升,显示行业处于创新驱动关键阶段,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巩固核心竞争力。
在治理维度,反贪污相关培训人均小时数显著增加,显示在监管趋严背景下,企业合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商业道德与反腐败意识进一步增强。
2.2 制药业ESG绩效表现
制药行业展现出“质量安全卓越、排放管理平稳但创新投入分化”的ESG发展特征。在环境维度,制药行业表现总体平稳:碳排放方面,单位营收温室气体排放与往年持平,显示常规减排措施维持成效,但突破性进展不足;排放物管理方面,COD排放持续降低,但废弃物排放强度受新增披露企业影响有所上升。
在社会维度,产品质量与安全成为突出亮点,样本企业连续两年保持产品召回事件零发生,印证行业成熟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发挥效能;研发与创新方面,研发投入占比较往年显著下降,反映企业在创新战略布局上进行阶段性调整,或受市场环境变化与研发管线优化等因素影响。
在治理维度,反贪污与商业贿赂议题持续推进,反贪污培训时长增加表明合规意识提升,但整体披露率与实践深度仍需加强。
文章来源:E药经理人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HHlherpD9eaNIK8fVwMMQA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