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8月,国内已有11家CGT公司官宣完成融资。其中有3家企业专注于细胞疗法,4家企业聚焦于核酸药物研发,2家企业致力于新型基因疗法,1家企业提供CGT领域的CRO服务,1家企业以AI创新赋能CGT疗法。小编将这些融资事件总结如下表:
一、夏同生物完成A+轮融资
2025年8月6日,细胞药物研发企业夏同生物正式宣布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夏汇天同科技。此次融资将全力推动公司在神经脱髓鞘疾病iPSC细胞治疗领域的产品研发和临床试验进程,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带来更具创新性的治疗方案。
此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神经脱髓鞘疾病等管线的IIT(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以及IND(新药临床试验申请)。
公司致力于成为神经再生医学领域重编程技术应用的国际创领者,其长远目标是将干细胞转化为一种常规治疗手段,为全球数千万神经脱髓鞘疾病患者提供创新治疗方案。随着此轮融资的完成,夏同生物将加速推进其核心管线进入临床阶段。郭莹博士和她的团队肩负着“医疗普惠,共同健康”的使命,致力于让细胞药物在神经系统疾病领域普及。
二、海昶生物近5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8月8日,海昶生物宣布完成近5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投(广东)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领投,建源舜达(杭州)股权投资基金、东莞松山湖科学城股权投资基金、浙江省 「4+1」 生物医药与高端器械产业基金、科兴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联合参与。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海昶生物聚焦药物递送系统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QTsome®等技术平台。目前公司成功突破国际核酸递送专利壁垒,实现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基于公司现有技术平台开发的原发性肝癌小核酸创新药HC0301已进入中国(含中国香港)、美国等国际多中心II期临床,成为全球小核酸肿瘤精准治疗领域进展最快的管线之一。全球首款,基于脂质纳米颗粒(QTsome®)递送技术的下一代TLR9免疫激动剂HC016脂质复合物注射液,已获得中、美IND批件,进入临床I期,具有同类最佳(BIC)潜质,展现强劲创新实力。同时,公司在研包含多个潜在同类第一(FIC)核酸药物管线,及体内编辑细胞疗法创新疗法。
在复杂注射剂领域,公司关键产品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目前已在中国、欧盟、英国、秘鲁等近40个国家及地区获批上市。华润双鹤天东制药、科兴制药等双生产场地同步通过欧盟cGMP认证,引领中国高端制剂国际化进程,并有多个复杂注射剂产品即将上市。
三、砺博生物近亿元Pre-A轮融资
8月11日,专注于靶向RNA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的砺博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天士力资本和磐霖资本共同领投,元生创投、浙江省“4+1”生物医药与高端器械产业基金、诚信创投跟投。浩悦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砺博生物目前正快速推进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癌症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管线的开发。在本轮融资的助力下,砺博生物将加速推进先发管线的IND申报和临床研究,并在靶向RNA小分子领域持续拓展布局,致力于将这一前沿技术转化为临床突破。
砺博生物成立于2022年9月,同年11月便获得了创新工场和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的天使轮投资。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优势互补的创始团队,科学创始人周耀旗教授在结构计算领域深耕近30年,是RNA结构预测方向的国际领军人物,做出了MARS数据库、RNA-MSM语言模型、Spot-RNA二级结构预测方法和BRiQ-RNA三级结构预测方法等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公司创始人、CEO詹剑博士长期从事RNA三级结构的发现、探测和预测工作,是CODA、Mobi-Seq等“干湿闭环”的RNA稳定三级结构发现方法的核心发明人。公司创始人方超博士长期从事小分子药物开发,拥有超过8年的靶向RNA小分子产业化开发经验。
四、熠旋生物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8月18日,熠旋生物(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熠旋生物”或“公司”)完成数千万元的天使轮融资,由冷杉溪资本和张江科投生态基金峰瑞资本联合领投,张江生命健康产业孵化天使基金(以下简称“张科禾苗基金”)共同参与投资。本轮所募资金将加速推动全球领先的泛核酸药物研发,聚焦治疗慢性疾病和衰老性疾病的突破性疗法,并为公司未来的持续创新和全球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熠旋生物于2025年3月在张江药谷成立,由一群行业顶尖专家联合创立,汇聚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国际化研发团队。公司专注于新型核酸药物的研发,凭借其独创的精准递送技术,成功突破传统药物治疗的局限,为慢性疾病和衰老性疾病提供革命性的治疗方案。
熠旋生物开发的创新药物克服了细胞和基因治疗等新兴生物疗法的高成本与安全性挑战,显著提升了药物的可及性。其核心技术平台不仅展现了强大的成药性潜力,还通过全球专利保护确立了技术壁垒,为普及高效、经济的治疗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茵冠生物数千万元市场化融资
8月19日,茵冠生物宣布取得市场化融资的阶段性进展,获数千万元市场化融资,由海南坤承万禧管理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坤承万禧”)投资。此次合作旨在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推进茵冠生物干细胞创新药的临床进展及国际化商业合作。
茵冠生物此次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坤承万禧,重点关注生物医药与海外资源整合。坤承万禧首席投资官蔡卓峰强调,茵冠生物是代表性细胞全产业链企业,其集合领先技术、科研、生产以及商业化能力是吸引投资的核心,希望通过此次合作助力茵冠生物的高速发展以及赋能深度的国际化合作。
茵冠生物成立于 2013 年,是专注于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聚焦细胞创新药物、外泌体疗法及载药技术的研究开发及转化应用,已建立一馆一库三平台,前瞻布局药物研发、细胞储存、细胞CDMO、细胞医美、健康管理、茵冠教育六大产业板块,持续拓展生物技术应用边界,旨在打造完整细胞全产业链闭环。
公司构建"创新药IND+备案疗法IIT"双轨制产业化模式,实现适应症覆盖广度与研发深度的战略协同,布局研发管线十余条,其中干细胞平台4款干细胞药物IND受理数量领先华南地区,外泌体平台首款外泌体偶联小核酸药物已完成PCC筛选,基因工程+平台与麻省理工技术合作探索跨平台技术融合。
六、蔚程医药千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8月20日,蔚程医药有限公司宣布完成由杏泽资本领投,启明创投跟投的千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本轮募资资金主要用于临床前肝外靶向小核酸平台及管线的开发。
近年来,小核酸药物快速发展,在疾病治疗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目前处于商业化阶段的siRNA药物均为肝靶向产品,在肝外靶向领域尚存在极大的未尽需求和可拓展空间。相较于肝靶向成熟的GalNac递送方式,肝外靶向递送在递送受体选择及配体偶联、目标组织吸收效率、安全性上还存在较大挑战,相关化学修饰方法仍在不断迭代优化中。
蔚程医药成立于2025年,基于自主研发的肝外递送技术平台,主攻小核酸药物在非肝组织的靶向递送,旨在突破传统小核酸药物局限于肝内递送的技术瓶颈,以满足未尽的医疗需求。公司国际化核心团队成员在小核酸领域具多年研发经验,曾主导或深度参与多个肝外靶向核酸药物管线开发,兼具肝外反义寡核苷酸(ASO)和siRNA管线的开发实践经验。
七、虹信生物近亿元Pre-A+轮融资
8月29日,深圳虹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虹信生物”,MagicRNA)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IDG资本领投,高瓴创投及元生创投跟投,老股东恒晔科投继续追加投资,澄林资本担任本轮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用于核心产品HN2301的IND申报及IIT临床研究。
虹信生物成立于2021年12月,是一家聚焦于核酸药物递送和治疗性mRNA创新药物的研发企业,致力于核酸药物递送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公司开发了国内领先的可离子化氨基脂质库,核心脂质(ILB3132)已实现商业化。
针对制约行业发展的“mRNA肝外及非APC靶向递送”难题,虹信生物于2023年成功建立了工程化细胞靶向递送平台(Engineered cell targeted LNP,EnC-LNP),在工程化与靶向递送效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核酸药物的精准递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于EnC-LNP平台开发的In vivo CAR T管线,已于2025年一季度完成了首例SLE病人的给药,为细胞靶向LNP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进入人体临床试验(First-in-human)。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在人体上实现了CAR T重编程与B细胞清除,并且观察到了良好的安全性与初步的临床疗效。
想要解锁更多药企信息吗?查询yl23455永利官网(原药融云)数据库(vip.sdbaichao.com/?zmt-mhwz)掌握药物基本信息、市场竞争格局、销售情况与各维度分析、药企研发进展、临床试验情况、申报审批情况、各国上市情况、最新市场动态、市场规模与前景等,以及帮助企业抉择可否投入时提供数据参考!注册立享15天免费试用!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