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以来,第1-7批集采共中选 22 个品种,价格平均降幅 74.5%。 其中第三、五批集采采购全额共不到5个亿(对应原销售额分别为19、44亿元)整体来看,10+亿元仿制药大品种多数已被纳入集采,且第八批集采影响较小,首仿、难仿重点攻克提供业绩支撑,仿制药利空有望于 2023年消化,集采影响逐渐减轻:2022年业绩受集采、疫情、医保等多重影响,2022年O1至O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7、8.82、10.54 亿元,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多因素影响逐步出清,业绩端恢复态势显现。 创新药管线驱动提速,23年起即将迎来产品收获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