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官网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免费客服电话

18983288589
医药数据查询

2024或成CAR-T疗法多技术路线爆发年:体内编辑、复合治疗策略与通用型产品开创治疗新前景

CAR-T
2024/07/18
199


近期,细胞与基因治疗(CGT)迎来了许多振奋人心的亮眼进展。过去几年来,全球范围内不断涌现出新的CGT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治疗方法上持续革新,还在适应症方面展现出日益丰富的管线布局。而最近的好消息是,随着产品开发技术与复合治疗策略等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CAR-T )产品未来的开发策略或将迎来深刻变革。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探索 CAR-T 治疗的新应用。


首个体内编辑的 CAR-T 疗法将进入临床试验


由 Interius BioTherapeutics 所研发的体内 CAR-T 疗法 INT2104 获得澳大利亚治疗用品管理局(TGA)的人类研究伦理委员会(HREC)批准和临床试验通知(CTN)许可,将成为首个进入人体临床试验的体内 CAR-T 疗法。该疗法计划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启试验,2025 第一季度有望完成关键里程碑。INT2104 为治疗难治性/复发性B细胞恶性肿瘤所研发的新疗法,这款药物进入临床试验为何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呢? 因为 INT2104 在编辑的方式上,与过往的 CAR-T 药物都不一样。


以往的 CAR-T 治疗,不论使用的是自体或异体 T 细胞,都是在体外对 T 细胞进行基因编辑,让 T 细胞具备靶向特定抗原的 CAR 后,才作为药物回输体内,进行治疗。然而 INT2104 本身并非细胞产品,而是一种慢病毒载体的基因治疗产品,靶向带有 CD7 的 T 细胞及 NK 细胞,在人体内进行基因转导,将病人本身的 T 细胞及 NK 细胞重新编程为能靶向 CD20 的 CAR-T 细胞或 CAR-NK 细胞,用于治疗 B 细胞恶性肿瘤。


Source: Interius BioTherapeutics 官方网站

INT2104 在人体内进行基因转导,

将病人本身的 T 细胞及 NK 细胞重新编程


比起以往CAR-T药物复杂的给药程序, INT2104 只需要经由单次的静脉注射就能完成给药,不用特殊设备或是人员培训,病人也无需接受淋巴清除,这不仅降低了医院执行的难度,也大幅提升治疗的方便性。目前公开的临床前试验结果相当振奋人心,在系统性淋巴瘤小鼠模型中,单剂量注射 INT2104 可以实现肿瘤完全消除的结果,观察到显著的 B 细胞耗竭且没有药物毒性,其中一只动物的 B 细胞耗竭效果已持续超过 6 个月。今年底启动的一期临床试验,目标在测试 INT2104 在患者体内的安全性,如果试验成功,体内 CAR-T 疗法将不再遥不可及。


生物可降解支架提升 CAR-T 抗肿瘤能力


另一个前瞻性的研究则有机会提高现有CAR-T治疗的疗效。哈佛大学近期发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期刊上的新研究展示了一种 CAR-T 疗法的新型应用。团队开发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 TES 生物材料支架,是由微小的介孔二氧化硅棒(MSR)所组成,经由皮下注射至体内后,可以自行组装成三维的支架结构,概念类似于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创建一个短期存在,类似淋巴结的组织,TES 支架中带有白细胞介素-2(IL-2)等分子,会刺激经由血液循环进入 TES 的 T 细胞增殖、活化、分化,进而提高 T 细胞毒杀肿瘤的能力。


在模式动物中的研究证实,同时带有 IL-2、抗 CD3 和抗 CD28 因子的 TES 支架与控制组相比,能提高近 5 倍的 CAR-T 细胞数量,而且在注射后至少七天内,TES 支架能持续刺激活化 CAR-T 细胞。以往细胞治疗上的一项大挑战,是在于免疫细胞量不足、不论是患者自体的免疫细胞状态不佳、扩增量少,或是异体的免疫细胞无法在体内长时间停留、增值,都会让 CAR-T 疗法的效果大打折扣。以近期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为例,接受 CAR-T 细胞治疗的淋巴瘤、骨髓瘤或 B 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约有近半的患者反应不佳(24% 患者只有部分反应、20% 的患者完全没有反应)这种组合式疗法,虽仍在早期研究阶段,但这个概念能为现有的 CAR-T 产品创造一个简单、安全的复合治疗方式来提升总体疗效,未来有望能造福许多尚未从细胞治疗中受益的癌症患者。


全球第一款通用型 CAR-T 成功治疗自免患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导致自身机体损伤的一类疾病,常规治疗存在周期长、易复发等问题。今年七月,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国际顶级期刊《 Cell 》 发表文章介绍其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靶向 CD19 通用型 CAR-T 细胞疗法(TyU19),在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获得了关键性突破,这是国际上首次报导异体通用型 CAR-T 在治疗自身免疫疾病中获得成功。


TyU19 是邦耀生物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型细胞平台(TyUCell®)开发的靶向 CD19 抗原的异体通用型 CAR-T 细胞治疗产品,从实验室研发阶段至 GMP 级别的生产,皆是采用金斯瑞的 sgRNA 合成服务,产品设计采用巧妙的多基因、选择性基因编辑策略,有效规避了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免疫系统对异体细胞的排异的风险,具有可及性高、成本低、质量稳定等诸多特点,在临床试验中体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和高安全性。本次研究中, 研究团队使用 TyU19 治疗了 3 例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其中 1 例为免疫介导的坏死性肌炎(IMNM)、2 例为系统性硬化症(SSc)。


Source: 《 Cell

全新一代靶向 CD19 通用型 CAR-T 细胞疗法(TyU19),在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获得了关键性突破


整个治疗过程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值得说明的是,2023年7月,邦耀生物依托该产品的“靶向CD19基因修饰的异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注射液”(管线代号:BRL-301)的临床试验申请(IND)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的批准,用于治疗 B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此次《 Cell 》文章的研究成果再次拓展了该产品的应用场景。


参考信源:

1.https://new.qq.com/rain/a/20240710A00ODX00

2.https://news.bioon.com/article/bb5f83344ec9.html

3.https://mp.weixin.qq.com/s/ddgVw6ssXdeeaGf4E9lLug

END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综合评分:0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yl23455永利官网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9-2025.06.15)
      2025-06-15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6.02-2025.06.08)
      2025-06-08
      24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5.26-2025.06.01)
      2025-06-01
      21页
    • 2025年5月仿制药月报
      2025-05-31
      15页
    • 2025年5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5-31
      32页
    AI应用帮助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