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艰难维持了数月的财务清偿能力后,蓝鸟生物(bluebird bio)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上周五,蓝鸟生物宣布,将通过全球投资公司凯雷(Carlyle)和 SK 资本合伙人(SK Capital Partners)的收购,由上市公司转为私人控股公司。
凯雷和 SK 资本合伙人提议的此次收购,可能使蓝鸟生物的股东每股获得 3 美元,外加潜在的或有价值权(CVR)收益,同时为蓝鸟生物提供主要资金,以扩大其基因疗法的商业推广范围。
这笔交易中,蓝鸟生物的股东将每股获得 3 美元现金。若公司目前的产品组合,在 2027 年 12 月 31 日前的任何 12 个月期间实现 6 亿美元净销售额,股东还将获得每股 6.84 美元的或有价值权。此时的蓝鸟生物几乎濒临资金枯竭,该交易对公司的估值约为 3000 万美元。
米瑞蒂治疗公司(Mirati Therapeutics)的前首席执行官大卫・米克(David Meek)将接任蓝鸟生物的首席执行官。他在声明中表示,新团队 “致力于为患者释放(公司的)全部潜力”。
然而,投资者对这笔交易反应不佳。周五市场开盘时,蓝鸟生物的股价下跌了 33%,降至 4.65 美元。
过去几年,蓝鸟生物的日子并不好过,其现金状况急剧恶化。
从 2021 年第一季度略高于 10 亿美元的高点,骤降至 2024 年第三季度的 1.187 亿美元。蓝鸟生物原本预计这笔资金能支撑公司到今年第一季度。在 2024 年 11 月第三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公司高管告诉投资者,他们期望在 2025 年下半年勉强实现现金收支平衡,不过当时尚不清楚公司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蓝鸟生物一直指望其基因疗法产品组合(包括 Lyfgenia、Zynteglo 和 Skysona)的患者启动数量增加。
11 月,公司高管表示,这些产品的治疗启动数量已翻倍。首席商务与运营官汤姆・克利马(Tom Klima)在 11 月表示:“随着这些启动转化为交付和输注,这一趋势将继续支持在 2025 年下半年实现现金流平衡的潜在路径。” 但当时威廉・布莱尔(William Blair)的分析师担心,蓝鸟生物会在第四季度错过其患者启动目标。
最终,据上周五消息,在 “对蓝鸟生物的战略选择进行全面评估” 后,公司董事会认定与凯雷和 SK 资本合伙人的这笔交易 “是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唯一可行解决方案”。蓝鸟生物在周五透露,战略评估包括在过去五个月与 70 多家潜在投资者会面,以及第三次申请优先审评券但以失败告终。
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奥本沙因(Andrew Obenshain)在声明中称:“十多年来,蓝鸟生物一直处于基因疗法的前沿。然而,随着我们财务挑战的加剧,显然,找到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是对股东价值最大化、以及支撑产品跨过低谷期的最好选择”。
2023 年 12 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蓝鸟生物用于治疗镰状细胞病的 Lyfgenia。不过,当时这一批准在一定程度上被 Vertex 制药公司和 CRISPR 治疗公司的 Casgevy 同时获批所掩盖,Casgevy 是首个基于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治疗相同疾病的疗法。
蓝鸟生物还销售用于治疗 β - 地中海贫血的一次性基因疗法 Zynteglo,以及用于治疗脑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CALD)的一次性疗法 Skysona。据 Seeking Alpha 报道,作为交易的一部分,凯雷和 SK 资本合伙人将为蓝鸟生物提供主要资金,以扩大这些疗法的商业推广范围。
此次收购预计将在 2025 年上半年完成,届时,蓝鸟生物将从一家上市公司转变为私人控股公司。
参考消息:
http://endpts.com/bluebird-bio-to-sell-to-investment-funds-after-struggling-to-make-money-from-gene-therapies/
免责声明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