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美迪西发布公告称被客户鸿绪生物起诉,涉诉金额超1.5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委托合同金额557.6万元,该项目已经在国内获得临床批件,尚有10%,即55.76万元尾款尚未支付。
这一巨额索赔案件让CRO行业的合同风险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一、天价索赔背后的合同纠纷
根据公告披露,此次纠纷源于2020年12月18日美迪西普亚与鸿绪生物签署的一份《技术服务合同》。鸿绪生物委托美迪西普亚对其I类生物技术药(多肽)进行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以支持中美双报。
合同明确规定,美迪西普亚需在8个月内完成分析检测、安全性评价、翻译和SEND(非临床数据交换标准)转化四个试验项目,并提供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的试验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于2023年12月14日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的临床试验批件(受理号CXHL2301060),表面看来项目进展顺利。
然而,鸿绪生物却认为美迪西普亚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存在违约行为,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不过,据公告描述,原告鸿绪生物称美迪西普亚“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存在违约行为”,不过并未提及具体有哪些违约行为。
二、1.59亿天价索赔的构成
鸿绪生物提出的诉讼请求包括:
(1)确认合同于诉状送达被告之日起解除;
(2)要求美迪西普亚支付以已付款501.84万元为基础,合同解除以前延期履行合同的违约金(暂计违约金为351.54万元);
(3)返还已支付的服务费501.84万元;
(4)赔偿各项损失合计1.5亿元;
(5)要求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保全费用;
(6)案件诉讼金额共计约1.59亿元,不包含诉讼费用、保全费用。
三、悬殊对比引发疑问
这场纠纷的原始合同金额仅为558万元,而鸿绪生物提出的索赔金额却高达1.59亿元,相差近28倍之多。据披露,鸿绪生物尚欠付美迪西普亚合同款56万元。
这种悬殊的对比让人不禁疑问:为何一项原本金额不大的合作会引发如此巨大的索赔?1.59亿元的损失赔偿依据何在?这些问题都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
四、类似案例屡见不鲜
美迪西并非首家卷入合同纠纷的CRO企业。近年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类似案例时有发生:
案例一:FSD Pharma与Syneos Health临床CRO纠纷
2023年7月,纳斯达克上市的Biotech公司FSD Pharma与全球CRO巨头Syneos对簿公堂。Syneos声称因FSD-201的临床II期试验失败,FSD Pharma欠付其390万美元的损害赔偿金和利息,同时还要求FSD Pharma支付相关法律费用。
案例二:水仙药业与鑫开元医药研发纠纷
2024年年初,上市公司青山纸业发布控股子公司重大诉讼公告。
因技术开发合同纠纷,青山纸业控股子公司漳州水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孙公司漳州无极药业有限公司,起诉CRO北京鑫开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及其母公司海南华氏医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涉案总金额为4674.87万元。
青山纸业公告称,北京鑫开元资金周转困难,经营有恶化迹象,受其影响,旗下控股子公司水仙药业委托鑫开元公司研发的克立硼罗软膏和五个口服固体制剂等六个项目,工作进展缓慢,目前处于停滞状态,研发进度落后于合同约定。
五、给行业的启示
美迪西此次卷入的巨额合同纠纷,既是单个企业的偶发事件,也是行业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随着CRO行业从高速增长期步入成熟期,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从单纯的规模和价格竞争,转向质量、服务和风险管理能力的综合比拼。
如何平衡业务扩张与风险控制,将成为所有CRO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对于美迪西而言,此次诉讼既是一次挑战,也是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的契机。事件后续发展如何,我们将继续保持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此类纠纷往往涉及复杂的专业技术问题,通常需要漫长的审理过程和专业鉴定,最终结果如何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蒲公英Ouryao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pnyuZv2Y0_wxGFJ5ge7Ljg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