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l23455永利官网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客服电话

    400-9696-311
    医药数据查询

    癌症中的髓系效应细胞

    粒细胞 癌症 髓系效应细胞
    08/29
    14
    -01-

    引言

    髓系细胞是免疫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DC)以及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等。在肿瘤微环境(TME)中,这些细胞的角色复杂多变——既可促进肿瘤生长,也能在特定条件下介导抗肿瘤反应。传统观点认为,肿瘤发展后期髓系细胞多表现为促瘤特性,例如通过抑制T细胞功能或促进血管生成;但在免疫治疗干预下,部分髓系细胞可转化为抗肿瘤效应细胞,直接杀伤癌细胞或重塑免疫微环境。近年来研究进一步揭示,髓系细胞的功能高度依赖于肿瘤发展阶段、局部细胞因子环境及其与T细胞的动态交互,这为开发新型免疫疗法提供了关键方向。

    直播预告:明晚8点00分,小药说药直播间和大家聊一聊抗体药物:从单抗到双抗,欢迎大家关注小药说药视频号,预约报名!


    图片


    -02-

    一、髓系细胞在肿瘤生长中的作用

    肿瘤相关髓系细胞(TAMC)的功能具有显著异质性。在肿瘤早期,部分髓系细胞可能通过释放促炎因子(如IL-12、TNF-α)抑制癌细胞增殖;但随着肿瘤进展,TME中的缺氧、酸性环境及生长因子(如TGF-β、IL-6)会诱导髓系细胞向促瘤表型极化。例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可分化为M2型,分泌IL-10VEGF促进血管生成,并通过表达PD-L1直接抑制CD8+T细胞活性。

    另一类关键角色是MDSC,其通过精氨酸酶、活性氧(ROS)等机制抑制T细胞功能,并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在黑色素瘤模型中,MDSC分泌的CCL17可招募调节性T细胞(Treg)至肿瘤部位,进一步加剧免疫抑制。此外,中性粒细胞在肿瘤中的双刃剑特点尤为突出:促瘤型(N2)中性粒细胞通过分泌MMP9促进血管生成,而抗瘤型(N1)中性粒细胞则通过释放TRAILROS直接杀伤癌细胞。

    值得注意的是,髓系细胞的功能并非一成不变。例如,在免疫治疗激活的微环境中,低氧诱导因子(HIF)信号可能被逆转,促使TAMM2M1表型转化,从而释放促炎因子并增强抗原呈递能力。这表明,动态调控髓系细胞功能是打破肿瘤免疫抑制的关键突破口。


    -03-

    二、髓系效应细胞如何介导肿瘤消退?

    在特定条件下,髓系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直接或间接杀伤肿瘤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被证实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其通过释放颗粒蛋白(如ECP)和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直接诱导癌细胞凋亡。例如,在子宫内膜癌模型中,嗜酸性粒细胞通过破坏整合素α6β4复合体促进癌细胞从基底膜脱离,从而抑制早期肿瘤生长。

    中性粒细胞的抗瘤功能则依赖于局部趋化因子信号。在肺癌和黑色素瘤中,CXCL1/CXCR2轴驱动N1型中性粒细胞浸润至肿瘤核心,通过释放ROSNETs(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杀伤癌细胞,并通过分泌CXCL9/10招募CD8+T细胞。此外,IL-33刺激可诱导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坏死区富集,增强其脱颗粒能力并促进抗肿瘤免疫。

    树突状细胞(DC)作为免疫反应的指挥者,在抗肿瘤过程中不可或缺。活化的DC通过交叉呈递肿瘤抗原激活CD8+T细胞,同时分泌IL-12促进Th1极化。研究发现,PD-1/PD-L1阻断剂可增强DC向淋巴结的迁移能力,从而启动新抗原特异性T细胞克隆扩增。这种从头免疫机制是免疫治疗长期应答的重要基础。


    -04-

    三、髓系效应细胞的T细胞外效应
    除了与T细胞协同,髓系细胞还能通过独立于适应性免疫的途径抑制肿瘤。例如,巨噬细胞可通过吞噬作用直接清除癌细胞,而活化的嗜碱性粒细胞通过释放IL-4IL-13间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MDSC虽然通常被视为免疫抑制主力,但在特定模型中可分泌IFN-γ激活NK细胞,形成天然免疫屏障。
    肿瘤微环境中的基质重塑是另一重要战场。中性粒细胞分泌的弹性蛋白酶可降解细胞外基质(ECM),促进免疫细胞浸润;MDSC产生的MMP9则通过破坏血管基底膜抑制转移灶形成。值得注意的是,髓系细胞还能通过代谢竞争调控TME:例如,TAM通过消耗精氨酸抑制T细胞代谢,而抗瘤型巨噬细胞则通过脂肪酸氧化维持自身活性。
    最新的研究还揭示了外泌体在髓系-肿瘤交互中的作用。肿瘤源性外泌体携带PD-L1TIM-3,可远程抑制髓系细胞功能;而髓系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则携带miRNA(如miR-155),通过调控肿瘤干细胞干性或促进抗原呈递增强抗肿瘤应答。

    -05-

    四、T细胞和髓系细胞在免疫治疗中的相互作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疗效与髓系细胞状态密切相关。例如,抗PD-1治疗可减少M2型巨噬细胞比例,同时增加M1型占比,从而重塑TME炎症特征。联合靶向CSF-1R(如PLX3397)可进一步清除促瘤型巨噬细胞,延长T细胞存活时间。临床试验(NCT02452424)证实,CSF-1R抑制剂与PD-1抗体联用可显著提升黑色素瘤患者的客观缓解率。
    CAR-T疗法同样受髓系细胞调控。实体瘤中MDSCTAM通过分泌IL-6、TGF-β抑制CAR-T扩增,而联合使用CCR2拮抗剂可阻断单核细胞向TME迁移,显著增强CAR-T浸润。此外,体外实验表明,将CAR-TTLR激动剂(如CpG ODN)共培养,可诱导其分泌GM-CSF,激活DC并形成正向抗肿瘤循环。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开发双特异性抗体同时靶向髓系和T细胞。例如,CD47抗体通过阻断别吃我信号增强巨噬细胞吞噬作用,而VISTA抗体则可解除髓系细胞对T细胞的抑制。这类联合策略已在结直肠癌和胃癌模型中展现出协同效应。

    -06-

    结语
    髓系效应细胞在癌症中展现出复杂的两面性”——既是免疫抑制的帮凶,也是抗肿瘤的利器。其功能转变受基因调控、代谢重编程及细胞间交互的精细调控。通过靶向特定亚群(如清除MDSC、激活M1巨噬细胞)或干预关键通路(如CSF-1R、CCR2),可重塑TME并释放T细胞潜力。未来研究需进一步解析髓系细胞的时空异质性,并开发精准调控策略,最终实现化敌为友,推动癌症免疫治疗进入新时代。

    参考文献:

    Myeloid effector cells in cancer. Cancer Cell.2024 Dec 9;42(12):1997-2014.


    精选PPT下载链接:


    图片


    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可免费下载每次直播和其余精选PPT,小药邀请你到知识星球一起学习!


    图片


    公众号已建立“小药说药专业交流群”微信行业交流群以及读者交流群,扫描下方小编二维码加入,入行业群请主动告知姓名、工作单位和职务。

    图片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 暂无评论

      yl23455永利官网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十五五战略规划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8.18-2025.08.24)
        2025-08-24
        28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8.11-2025.08.17)
        2025-08-17
        20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8.04-2025.08.10)
        2025-08-10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7.28-2025.08.03)
        2025-08-03
        23页
      • 2025年7月仿制药月报
        2025-07-31
        16页
      专利数据服务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