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性视网膜营养不良,如斯特格病(Stargardt病,STGD)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进行性视网膜损伤性疾病。对于斯特格病患者而言,避免吸烟和使用低视力辅助工具等是目前仅有的可行管理策略。
由于缺乏根治性治疗方法,了解视力如何随时间变化对于改善患者咨询和护理至关重要。与部分现有文献不同的是,临床观察表明视力下降呈非线性过程——早期迅速下降,随后趋于平稳。
为揭示1型STGD(STGD1)的视力下降趋势,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精准的患者咨询模型,荷兰研究人员对医疗记录中的视力数据展开分析,研究结果显示,STGD患者一生中的视力下降并不遵循线性模式,相关研究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期刊上。



这项回顾性研究共纳入327名经基因检测确诊的STGD患者,并且间隔至少2个月进行了至少两次VA测定,研究将患者分为早发性(≤10 岁)、中发性(11至44岁)和迟发性(≥45岁)三组并模拟了患者视力下降的自然过程,此外,研究还评估了将视力作为临床试验主要终点的可行性。

图1.STGD1患者视力变化趋势的假设性图示说明。
a.展示了视力(VA)下降的S形曲线:在疾病初期,视力未受影响;一旦疾病进展,视力便进入快速下降阶段。在视力快速下降阶段之后,视力会稳定在较低水平。
b.假设以S形曲线的导数函数呈现视力下降速率的变化:在疾病初期,视力下降速度较慢;随着疾病进展,下降速度达到峰值;而在疾病终末期,下降速度则会放缓。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发病类型的视力下降速率存在差异:早发性与迟发性组的下降速率显著快于中发性组。当患者视力约为20/40时,视力下降速度最快;而在接近20/200时,下降速度减缓。

图2.基于线性回归的视力(VA)下降速率分析


除了评估视力下降轨迹外,研究人员还试图确定视力是否可以作为临床试验的主要终点。他们进行了样本量计算,结果表明,若要开展一项为期三年、检验效能达80%的临床试验,需纳入139例视力为20/40的患者。研究人员表示,视力下降得越快,证明治疗效果越好。
然而,考虑到所需样本量庞大且证明疗效的时间窗口有限,研究团队建议采用眼底自发荧光成像下萎缩面积进展等替代性生物标志物,以便纳入更广泛的STGD患者群体,同时减少研究资源消耗。


由于数据的回顾性性质,视力(VA)的测量方法存在差异,此外,研究未评估或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的因素(如屈光矫正不当、外伤、白内障或青光眼)。但由于视力测量数据量庞大,这些因素对数据质量的整体影响有限。另外,回顾性设计还导致患者的视力检测时间点不一致。若患者在两次随访间出现非线性视力下降,可能导致对视力下降峰值速率的低估(或对快速下降期持续时长的高估)。
尽管本研究仅聚焦视力数据,但其他临床参数(如OCT显示的椭圆体带缺失、视野检查)可能为疾病进展提供更多线索。这些方法或有助于识别视力急剧下降前的早期结构或功能变化,未来需开展前瞻性、标准化、多中心研究,纳入更多检查方式以验证这些方法在预测视力快速下降时点的价值。


综上所述,该研究的模型显示,STGD1患者的视力下降呈非线性模式:起初视力下降速度较慢,随着视力下降,速度逐渐加快,最终趋于平稳,且下降速率取决于症状出现的年龄。
若将视力作为临床试验主要终点,需纳入大量患者。鉴于治疗效应验证窗口期狭窄且STGD1罕见,视力不适合作为临床试验的主要终点指标,提示探索替代终点的必要性。尽管如此,关于视力下降呈S形且与发病年龄相关的轨迹的认知,将显著优化临床医生对患者的预后指导。
引用文献:
Pas JA, Valkenburg D, Li C, et al. The visual acuity course in Stargardt disease. Am J Ophthalmol 2025.
期刊来源:
http://www.ajo.com/article/S0002-9394(25)00378-2/fulltext#fig0004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学术交流,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