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4月22日,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 Myers Squibb,BMY)宣布其精神分裂症辅助治疗药物Cobenfy(xanomeline/氯噻平复方制剂)在一项关键Ⅲ期临床试验(ARISE研究)中未能达到主要终点。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当日盘后大幅下跌。
ARISE研究是一项为期6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门诊试验,共纳入18-65岁正在接受稳定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但症状控制不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线PANSS总分≥70)。试验旨在评估Cobenfy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喹硫平等)的疗效,对照组为安慰剂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主要终点为第6周时PANSS总评分较基线的变化。
结果显示,Cobenfy联合治疗组患者的PANSS总分较安慰剂组平均降低2.0分(P=0.11),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阈值。但亚组分析发现,使用利培酮作为基础治疗的患者对Cobenfy的应答显著优于其他抗精神病药背景治疗者。此外,Cobenfy组在次要终点(如个人社会功能、症状严重程度分类缓解率等)上显示出一定改善趋势,且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尽管主要终点未达标,医学界对数据仍持谨慎乐观态度。英国政府心理健康目标项目联合主席、牛津大学精神病学教授Husseini Manji指出:“辅助治疗试验面临巨大挑战。当患者已接受基础治疗时,证明额外获益本就困难。但现实是,许多患者仍存在顽固症状,临床迫切需要新策略。”他强调,Cobenfy的数值改善和亚组信号值得深入探索,或为个体化治疗提供线索。
百时美施贵宝首席医学官Samit Hirawat博士坦言:“附加疗法的研发难度在于患者反应异质性、试验设计严苛性及增量获益验证的复杂性。虽然此次结果未达预期,但Cobenfy单药治疗已在四项关键试验中证明其疗效和安全性,我们计划与监管机构及学界讨论后续路径。”
Cobenfy于2024年9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成为50余年来首个通过全新机制(选择性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口服药物,曾被业界誉为“量子飞跃”。此次试验虽遇挫,但其单药治疗地位未受影响。分析人士认为,针对特定患者亚群(如利培酮联用者)的后续研究或成破局关键。
精神分裂症领域长期面临治疗选择有限、残留症状普遍的困境。Cobenfy的探索再次印证,突破性疗法需兼顾科学创新与临床实践复杂性。随着精准医学发展,基于生物标志物的分层研究或为这类“未竟需求”打开新窗口。
参考消息:
https://news.bms.com/news/details/2025/Bristol-Myers-Squibb-Announces-Topline-Results-from-Phase-3-ARISE-Trial-Evaluating-Cobenfy-xanomeline-and-trospium-chloride-as-an-Adjunctive-Treatment-to-Atypical-Antipsychotics-in-Adults-with-Schizophrenia/default.aspx
免责声明
Being科学公众号目前已经有多个交流群(好学,有趣的生物医药人才在这里聚集)。进群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备注“姓名/昵称-企业/高校-具体研究领域/专业”,此群仅为科研交流群,非诚勿扰。

收藏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