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官网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客服电话

400-9696-311
医药数据查询

大疱性角膜病变患者的治疗之路:Vyznova 开启眼科细胞疗法新纪元

大疱性角膜病变 Vyznova
2024/09/29
263

文章来自和元生物内容团队,转载请注明出处


NEWS UPDATE

大疱性角膜病变(bullous keratopathy, BK)是由于角膜内皮受损而导致的角膜永久性肿胀。角膜内层,即内皮,通过将多余的液体泵出角膜来保持角膜的透明状态。当该层由于各种病理而变形时,房水进入角膜,尤其是最浅表的层,如上皮和角膜基质。随着角膜基质的肿胀,角膜表面会形成充满上皮下液体的小水疱或大疱,最终导致视力障碍、对比度差、眩光和畏光。


它可能是由先天性角膜营养不良、继发于各种外科手术的角膜内皮创伤、青光眼或眼科手术后的炎症引起的。穿透性内皮角膜移植术(PEK)用于治疗大疱性角膜病变。


▲ 大疱性角膜病变原理示意图[1]




病因与流行病学:


正常成人角膜的平均中央厚度约为550微米。角膜由前向后分为五层: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层。儿童正常内皮细胞密度大于3500个/mm2,老年人内皮细胞密度逐渐下降至2000个/ mm2左右,成人平均为2400个/mm2。此后,当细胞密度降至700个/mm2以下时,随着水肿的发展,平均每年细胞损失约为0.6%。当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降至400/mm2以下时,角膜内皮细胞无法维持正常的泵功能,房水进入角膜基质,角膜上皮及基质层长期持续水肿,致使角膜上皮和上皮下形成水泡,这种失代偿的晚期表现就是大疱性角膜病变。


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中约有1%至2%可能出现大疱性角膜病变,全球约有200万至400万患者[2]。其中美国FDA批准的多项研究表明,PCIOL植入后PBK的发病率为0.06%,前房晶状体植入后PBK的发病率为1.2%,虹膜固定晶状体植入后PBK的发病率为1.5%[3]




Vyznova®



近日,Aurion Biotech公司在日本正式推出其细胞疗法 Vyznova®(通用名:neltependocel),用于治疗大疱性角膜病变,这是一种严重的眼部疾病,Vyznova的首次面市为需要供体组织进行角膜移植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替代方案。Aurion Biotech 公司位于美国西雅图,据其介绍,Vyznova(neltependocel,原名 AURN001)是全球首个针对角膜内皮疾病的同种异体细胞疗法,已在日本纳入医保,并在京都府立医科大学 (KPUM) 用于治疗。一项调查估计,在全球范围内,每70只患病的眼睛中,只有一个可供移植的供体角膜[4]。在日本,角膜组织缺乏一直是治疗大疱性角膜病的重大挑战。相比之下,Aurion Biotech开发了一种制造工艺,可以从单个供体的角膜内皮细胞中生产多达1,000剂




Aurion Biotech



Aurion Biotech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5],其使命是通过改变生活的再生疗法让数百万患者恢复视力。2022年,该公司获得了享有盛誉的Prix Galien最佳生物技术企业奖。该公司认为其候选药物是首个经过临床验证的角膜护理细胞疗法,已获得日本的监管和报销批准。该公司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和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认定,并已在美国和加拿大完成了1/2 期临床试验中97名受试者的招募和给药。Aurion Biotech由Deerfield、Alcon、Petrichor、Flying L Ventures、Falcon Vision / KKR 和 Visionary Ventures等提供投资支持。



总结与展望


本文以大疱性角膜病变(BK)为例,Aurion Biotech 推出的 Vyznova®细胞疗法不仅解决了供体角膜短缺的问题,还为未满足的医疗需求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一突破性进展展示了在选择适应症时,关注疾病的生物学基础、患者规模、技术可行性和监管环境的重要性。CGT领域有望继续推动眼科及其他领域的创新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深入分析和合理选择适应症,研究者和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开发出具有临床价值的疗法,推动再生医学的进步。


参考资料:

[1] http://focuseye.io/condition/bullous-keratopathy/

[2] Gonçalves et al., Ceratopatia bolhosa: etiopatogênese e tratamento [Bullous keratopathy: etio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Arq Bras Oftalmol. 2008 Nov-Dec;71(6 Suppl):61-4. Portuguese

[3] 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74505/

[4] JAMA Ophthalmology. 2016;134(2):167-173. doi:10.1001/jamaophthalmol.2015.4776

[5]http://www.biospace.com/drug-development/aurion-biotech-launches-vyznova-neltependocel-in-japan-for-the-treatment-of-bullous-keratopathy-of-the-cornea


END

作者 | George

审核 | Lillian


转载及其他广告合作请联系:moyachy0724(微信)

CGT CDMO业务咨询请联系:hyl2927@obiosh.com


// 免责声明

* 和元生物内容团队专注于介绍基因和细胞治疗领域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

* 本文仅供医疗健康专业人士学习参考之用,个人需向医疗健康专业人士进行咨询,以获得个人医疗建议;

* 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请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

* 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给予删除或下线处理。



和元生物(代码:688238)全面、大规模、高灵活性的基因治疗载体GMP生产平台,通过提供:①质粒、腺相关病毒、慢病毒等载体产品;②溶瘤疱疹病毒、溶瘤痘病毒等多种溶瘤病毒产品;③CAR-T、NK、干细胞等细胞治疗产品;④mRNA等核酸药物的技术研究、工艺开发和GMP生产服务,满足客户的Non-IND、IND、临床阶段、商业化阶段基因治疗载体制备需求,加快基因治疗药物的发现、药学研究、临床和商业化进程,推动基因治疗行业发展。以“赋能细胞基因治疗,共守生命健康”为使命,基于近5,000平方米的基因载体研发生产综合平台,以及77,000平方米的精准医疗产业基地,目前已累计服务370+基因与细胞治疗CDMO项目,协助客户获得中美等多国临床试验批件40+个。和元生物将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提供专业服务为己任,打造国际领先的基因和细胞治疗CXO集团企业,推动基因治疗行业发展,造福人类健康!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 暂无评论

    yl23455永利官网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十五五战略规划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8.25-2025.08.31)
      2025-08-31
      24页
    • 2025年8月仿制药月报
      2025-08-31
      14页
    • 2025年8月全球在研新药月报
      2025-08-31
      32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8.18-2025.08.24)
      2025-08-24
      28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8.11-2025.08.17)
      2025-08-17
      20页
    专利数据服务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