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23455永利官网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客服电话

400-9696-311
医药数据查询

2024年中国生物医药融资TOP20企业

生物医药
07/04
77
前言
Preface
 l 药融圈   2024年,尽管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仍处于调整期,融资整体趋于理性,但据统计,TOP20企业的融资总额(含定增、挂牌上市、收并购)依然达到了443.66亿元人民币,释放出资本市场对优质项目和技术突破的坚定信心。


在这一“寒意”未散的周期中,真正具备创新能力、技术壁垒和临床价值的企业,正逐渐成为资本聚焦的核心。从融资企业类型来看,2024年TOP20融资企业中,绝大多数为创新药研发企业,其中以抗体类药物为主导方向,创新性技术驱动医药研发企业逐渐成为投融资热点。











TOP20融资企业中,收并购企业有4家(未含同一集团下并购行为),其中,普方生物以18亿美元(约合117亿人民币)的高价被收购,刷新了中国Biotech公司被收购金额的记录,不仅体现了国际资本对中国本土创新成果的认可,也标志着国产新一代ADC药物在全球竞争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另一方面,在IPO上市的4家企业中,荃信医药同样引人注目。作为一家致力于开发治疗慢性疾病创新药物的企业,荃信医药在香港上市时市值达到了约43.96亿港元,这不仅是资本市场对其研发实力的认可,也为其他寻求IPO之路的生物医药企业树立了榜样。


从融资轮次来看,C轮融资项目占据主流,共涉及3家企业,其中两家为创新药研发企业,另一家则是人工智能辅助药物开发领域的新兴力量。这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处于成长中期、已有明确产品管线和阶段性成果的企业更感兴趣。尤其是AI在药物筛选、分子设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正在逐步改变传统研发模式,提升成功率与效率,成为新一轮投资热点。


在融资类型方面,股权融资与战略融资金额普遍较高,背后体现出企业在资本运作与战略布局上的深度思考。一方面,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助于企业获得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也能带来资源协同、渠道拓展等多方面的战略价值,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普方生物


ADC创新者、技术出海典范


普方生物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并于2019年在中国苏州设立了研发中心。公司的创始团队均来自ADC(抗体药物偶联物)领域的先驱企业Seagen(后被辉瑞以430亿美元收购)。普方生物专注于新一代ADC药物的研发,特别是在实体瘤治疗领域,通过自主研发的技术平台优化药物的靶向性和安全性。


2024年4月,丹麦生物技术公司Genmab宣布以18亿美元(约130亿人民币)的价格全资收购普方生物。这不仅刷新了中国Biotech企业被海外并购的新纪录,也标志着普方生物成为国内首家被跨国药企收购的ADC公司。Genmab计划整合普方生物的ADC管线与自身抗体平台,加速药物全球开发及商业化进程。


普米斯


创新驱动,从初创到跨国并购的快速崛起


普米斯生物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恶性肿瘤及自身免疫疾病领域的创新生物药开发,核心业务涵盖单抗、双抗等多种新型抗体药物的研发。公司创始人刘晓林曾领导信达生物开发国产PD-1单抗信迪利单抗,团队成员在生物制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和产业化经验。普米斯目前拥有超过20个1类生物新药项目,并在中国珠海、苏州、香港设有研发中心,在南通建立了产业化生产基地。


2024年11月,与BioNTech达成股权收购协议,BioNTech以8亿美元预付款收购普米斯100%已发行股本,并承诺在达到特定里程碑后额外支付最高1.5亿美元。此次收购不仅为普米斯带来了大量资金,还使其融入了BioNTech的全球研发与商业体系。在生物医药行业融资环境低迷的情况下,普米斯通过与BioNTech的战略并购实现了退出,成为未上市Biotech公司的成功案例。


荃信生物


聚焦自身免疫,创新驱动的生物医药新星


荃信生物是一家专注于自身免疫及过敏性疾病创新药研发的生物制药公司。其核心产品管线主要围绕单克隆抗体药物展开,适应症覆盖特应性皮炎、结节性瘙痒症、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等疾病。2024年3月20日,荃信生物成功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19.8港元/股,上市时市值约为43.96亿港元。2024年7月,荃信生物与华东医药全资子公司中美华东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及商业化荃信生物的核心产品QX005N(重组人源化IL-4Rα单克隆抗体)。


荃信生物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在自身免疫领域的差异化管线布局以及与华东医药的战略协同效应。尽管短期内面临商业化、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但通过核心资产的研发及与华东医药的合作,未来,随着更多产品的推进和市场扩展,荃信生物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创新治疗方案。


箕星药业


心血管与眼科创新治疗的桥梁


箕星药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由RTW Investments于2019年投资创立,专注于为心血管代谢疾病和眼科疾病患者提供创新治疗方案。公司特别关注重大疾病和危及生命的疾病领域,致力于通过创新药物的研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箕星药业通过持续扩展产品管线和加强国际合作,致力于成为连接中国与全球创新药物研发的桥梁,采用license-in模式快速构建差异化管线,并依托战略合作与资本支持加速商业化进程。2024年1月,箕星药业完成了D轮融资,获得拜耳和RTW投资公司的资金支持,其中拜耳投资3500万美元,RTW投资公司投入1.27亿美元。此次融资不仅增强了公司的研发能力,还使拜耳获得了箕星在心血管和眼科领域产品线商业化权益的优先谈判权。


当前,中国生物医药行业虽未完全走出资本寒冬,但已显现出结构性回暖的迹象。那些拥有核心技术、扎实管线、明确临床价值的企业,正在成为资本关注的重点对象。随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迎接属于自己的春天……



往期精选▼


1、【收藏】一图了解新药研发到上市流程
2、IND注册流程及资料要求(附详细流程图)
3、ICH全系列指导原则汇编(收藏学习)
4、生物制药CMC系统学习15本经典书籍推荐(免费下载)
5、细胞与基因治疗法规等资料整理(可下载)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生物药知识云享】

“生物药知识云享”围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链,专注于生物制药行业资讯整理,分享行业动态,前沿技术,政策法规等,旨在给大家提供资料参考,欢迎大家扫码关注,也欢迎广大生物医药同仁提供建议,谢谢



点“在看”,一起看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 暂无评论

    yl23455永利官网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十五五战略规划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8.18-2025.08.24)
      2025-08-24
      28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8.11-2025.08.17)
      2025-08-17
      20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8.04-2025.08.10)
      2025-08-10
      26页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7.28-2025.08.03)
      2025-08-03
      23页
    • 2025年7月仿制药月报
      2025-07-31
      16页
    专利数据服务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